末俗


拼音mò sú
注音ㄇㄛˋ ㄙㄨˊ

末俗

词语解释

末俗[ mò sú ]

⒈  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⒉  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⒊  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引证解释

⒈  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伪弥深。”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宋 王安石 《杨刘》诗:“末俗忌讳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钊 《青春》:“末俗浇漓,未始非为此説者阶之厉也。”

⒉  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三》:“今末俗浅识,殊无知者。”
清 纳兰性德 《杂诗》之三:“吚吚奏《皇华》,末俗自不识。”

⒊  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犹怜末俗愚难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火葬倡於释氏,末俗因之。”

国语辞典

末俗[ mò sú ]

⒈  晚近的风俗。

《汉书·卷八三·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繁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

分字解释


※ "末俗"的意思解释、末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夫三代风纯而事简,故罕蹈刑辟;季末俗巧而务殷,故动陷宪网。

2、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3、如此一改,境界固然提高,然而两句皆著一个残字,衰世末俗中的迟暮与哀愁溢满字里行间。

4、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始觉冷淡处趣味弥长。王永彬

5、循末俗者难为风,就正路者易为雅。

6、非杜月笙君交游广阔,恩德感人,曷克臻此,而其孝思不匮,更足以励末俗矣!

7、吾来年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

8、凶年竞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市近袛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