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放

词语解释
疏放[ shū fàng ]
⒈ 任性而为,不检点。
例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杜甫《狂夫》
英self-indulgent;
⒉ 指文章不受常格拘束。
例词气疏放。
英unconvention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放”。
⒉ 放纵;不受拘束。
引《晋书·阮孚传》:“蓬髮饮酒,不以王务婴心…… 王导 等以 孚 疏放,非京尹才,乃除都督 交、广、寧 三州军事、镇南将军,领平 越 中郎将、 广州 刺史、假节。”
唐 杜甫 《狂夫》诗:“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仇兆鳌 注:“向秀 《思旧赋》:‘ 嵇康 志远而疏, 吕安 心旷而放。’公诗每用疏放,本此。”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赋古风》之九:“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魏 晋 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於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
⒊ 释放;解除约束。
引《宣和遗事》后集:“金 天辅 十一年春正月一日,大 金 例疎放囚禁,虽死囚亦得少出。”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有那等,顺天时、达天理、去邪归正皆疎放;有那等,霸王业、抗王师、耀武扬威尽灭亡。”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 照‘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决杖免刺,配牢城营做工,满日疎放。”
严敦易 校注:“疎放,释放。”
⒋ 指遣散。
引《水浒传》第八十回:“随取金银缎匹,赏赐 叶春 ;其餘人匠,各给盘缠,疏放归家。”
⒌ 稀疏地开放。
引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
⒍ 疏忽松懈。
引明 单本 《蕉帕记·捣巢》:“用挠鉤将他搭上,休疎放,把囚车押在一边厢。”
国语辞典
疏放[ shū fàng ]
⒈ 疏散放纵、不拘束。
引《北史·卷四七·阳尼传》:「休之早得才名,为人物所倾服,外如疏放,内实谨厚。」
⒉ 释放。
引《水浒传·第三回》:「一干人等,疏放听候。」
《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照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理重者决杖免刺,配牢城营做工,满日疏放。」
英语eccentric, self-indulgent, free and unconventional (written style), unbuttoned
分字解释
※ "疏放"的意思解释、疏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早起,乌云遮蔽了天空。随着风到处飘荡,游离在灰暗的空间!最潇洒的莫过于秋雨。她是那么飘逸,那么疏放,在霏霏的烟雨中悠然沉思,你会体味到人生成熟的魅力。
2、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
3、休之早得才名,为人物所倾服,外如疏放,内实谨厚。
4、在滋生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隐逸精神的影响下,宋词形成了清旷、疏放、空淡的一脉审美风貌.
5、以天性疏放,恐妨游览,称疾不预试。
6、吸取疏放一体的骨力气韵而改变了那种精工婉曲,采取了醇雅一派的琢磨锻炼而回避了那种恣意挥洒,走出了一条折中之路。
7、而《醉渔唱晚》时而坦荡潇洒,时而跌宕疏放,松紧快慢、轻重疾徐,变化无穷。
8、在疏放控水初步降低水位后,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第四系底粘土的采动变形破坏特征和隔水性。
9、最潇洒的莫过于秋雨。她是那么飘逸,那么疏放,在霏霏的烟雨中悠然沉思,你会体味到人生成熟的魅力。
10、第一人称来描述,叫姜晓飞,男,初中肄业,生性疏放,桀骜不驯,自命清高,父亲一直希望“我”。
相关词语
- fū shū敷疏
- shū jiàn疏渐
- jǔ shū举疏
- fēng shū风疏
- qú shū渠疏
- liǎng shū两疏
- jiāo shū交疏
- qīng shū清疏
- biǎo shū表疏
- qīng shū轻疏
- gù shū故疏
- gāo shū高疏
- fēng shū封疏
- fú shū浮疏
- guǒ shū果疏
- jī shū积疏
- qiān shū签疏
- sōu shū廋疏
- kuáng shū狂疏
- shū jiě疏解
- fàng làng放浪
- chí fàng弛放
- duī fàng堆放
- biǎn fàng贬放
- fàng gē放歌
- fàng niú放牛
- kāi fàng开放
- fàng liàng放量
- fàng kāi放开
- fàng qíng放晴
- bì fàng避放
- shì fàng释放
- rán fàng燃放
- fàng pì放屁
- fàng shè放射
- fàng pào放炮
- fàng liáo放疗
- fàng fēng放风
- zhuī fàng追放
- chū fàng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