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

词语解释
白榆[ bái yú ]
⒈ 白皮的榆树。
⒉ 指白榆树的皮。
⒊ 指星。
引证解释
⒈ 白皮的榆树。
引《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毛 传:“枌,白榆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榆》:“邢昺 《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
⒉ 指白榆树的皮。
引唐 岑参 《轮台即事》诗:“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⒊ 指星。
引《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香炉 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唐 薛逢 《天上种白榆赋》:“象帝之先,种白榆於自然,布歷歷之真质,遍高尚之远天。”
国语辞典
白榆[ bái yú ]
⒈ 植物名。榆科榆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叶膜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幼时有短柔毛。三月开花,花有短梗,聚簇生而。翅果倒卵形,先端有缺隙,种子位于中央,四月果熟。
分字解释
※ "白榆"的意思解释、白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选用君迁子、臭椿、白榆三个树种苗木,在盆栽条件下,控制三种土壤含水量,研究其适应性和耗水特性。
2、此外,沈阳行道树已不再采取柳树单一树种,而是栽植银中杨、白榆、黑松、银杏、国槐、河北杨、银白杨等乡土树种,这些乡土品种成活率高,绿化效果好。
3、生物复合肥料、菌剂和保水剂均显著提高白榆、小叶杨、刺槐、栾树树高和胸径的年净生长量,但保水剂的提高程度最高。
4、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地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
5、比赛路长13公里,沿途可欣赏到银白杨母树、杨树基因库、榆树种子园、大规格珍稀苗木基地、新疆最大的白榆原始林和千年神树等。
6、目前,敦煌共发现古树名木97株,树种有白榆、旱柳、河柳、桑树、刺槐、银白杨等,树龄最高的为一株300年的榆树,已全部得到保护。
7、谭皓)今年沈阳绿化,主打馒头柳、银中杨、白榆、黑松、银杏、国槐、河北杨等八个乡土品种。
8、所有更新改造的行道树均选用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并且都是精选出的适合我市生长、抗性强的河北杨、白榆、国槐等树种。
9、430亩土地已完成平整,16万余株白榆、河北杨、沙枣、山杏、油松等将被栽植。
10、榆少锤角叶蜂是严重危害榔榆、白榆叶片的新害虫。
11、碳/氮比率可作为白榆新梢生根的指标。
12、盐山、海兴种源白榆更适合于高盐分胁迫下生长,可作为滨海盐碱地区生态恢复首选生态型参考种源。
13、汪道昆《太函集》中曾提到王世贞与汪道昆等人有“白榆之约”,同修“西园故事”。
14、插穗中碳、氮的绝对量及碳 /氮比率可作为白榆新梢生根的指标。
相关词语
- bái bǎn白板
- duì bái对白
- bái bái jìng jìng白白净净
- bái yáng白杨
- huī bái灰白
- bái sè白色
- dú bái独白
- rǔ bái乳白
- bái gǔ白骨
- bái tóu白头
- bái hè白鹤
- kòng bái空白
- bái táng白糖
- hēi bái黑白
- bái xī白皙
- biàn bái辩白
- bái lí白梨
- xuě bái雪白
- bái yī白衣
- bái shuǐ白水
- yú lín榆林
- dì yú地榆
- yú mù nǎo ké榆木脑壳
- yú huǒ榆火
- yú jǐng榆景
- lǎng yú朗榆
- huáng yú xìn黄榆信
- yú jiā榆筴
- yú yīn榆阴
- sāng yú fēi wǎn桑榆非晚
- yú jǐn榆槿
- yú lín kū榆林窟
- yú lín shì榆林市
- yǐn yú隐榆
- fāng yú枋榆
- yú gēng榆羹
- yú jiāo榆椒
- huái yú槐榆
- sāng yú nián桑榆年
- sāng yú wèi wǎn桑榆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