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zhǒu
注音ㄐ一 ㄓㄡˇ
⒈ 见“箕箒”。
⒈ 见“箕箒”。
⒈ 扫除尘土的器具。即畚箕与扫帚。
引《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⒉ 泛指家中洒扫的事情。后用以比喻妇人之职或妻子的代称。
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
清·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女虽不才,愿奉君之箕帚如何?」
1、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
2、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
3、并且余妖道法高强,只有奴一人方可降服,倘公子允从奴执箕帚,即往解汝君。
4、将军若有鸿图之志,光复大梁,贫道愿执箕帚,牵马坠蹬,退随将军。
5、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
6、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
7、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愿执箕帚,以报高义。
8、朕有一女,名开唐公主,使奉卿箕帚可也。
9、岂不胜作他人箕帚乎?况已受我聘财六十万钱,何不赠与汝婿,别图配偶?
10、植在瀛州也,其母年逾七十,以身为婢,自施三宝,布衣麻菲,手执箕帚,于沙门寺洒扫。
11、马湘兰晚年,曾有青春少女“欲娶之甚坚”,马湘兰笑道:“宁有半百青楼人,犹执箕帚左新妇耶。”.陆灏
12、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