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chù

明处


拼音míng chù
注音ㄇ一ㄥˊ ㄔㄨˋ

繁体明處
词性形容词

明处

词语解释

明处[ míng chù ]

⒈  明亮的地方。

the light;

⒉  当众;公开。

in the open;

引证解释

⒈  明亮的地方;有光亮的地方。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集·古今石刻辨》:“以纸加碑上,贴於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马识途 《老三姐》:“其实我站在明处,你却站在黑处呢。”

⒉  公开的场合。

如:有话说在明处。

⒊  明确地作出判断。

汉 王充 《论衡·案书》:“至于论,不务全疑,两传并记,不肯明处,孰与剖破浑沌?”

国语辞典

明处[ míng chù ]

⒈  明亮的地方、有光亮的地方。

如:「这画要摆在明处,好让人一进来就看到。」

暗处

⒉  公开的场合。

如:「有话就在明处说嘛!何必如此畏首畏尾。」

分字解释


※ "明处"的意思解释、明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洪应明

2、记恨最大的坏处,是拿痛点来继续折磨自己,把人格弄得越来越扭曲。多数人不敢在明处复仇,于是都采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变成一个活生生的小人。

3、后天佑明处是说将灵儿嫁与百雄大赛之上选拔而出翘楚青年,实则是要把自己的掌上珍珠冠冕堂皇的嫁给后可道的三孙子后水。

4、到明处来看书,免得搞坏了视力.

5、有话说在明处,不能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6、也注意到不同折线交叉处的不同颜色——有的是明处有的是暗处。

7、做人要能方能圆:学会隐藏情绪,“小节”不可小视,该放手时就放手。换位看问题,遇强则迂,以退为进。亏要吃在明处,适时沉默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不随意表达心声,一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

8、但是“房屋”的檐楣之上,一些文字仍十分显眼,其内容为“明处士郭公王…墓志”等。

9、有药敷在疼处,有话说在明处。民谚

10、演员总是站在明处,面对黑暗。他们对着黑暗微笑,对着黑暗倾诉,对着黑暗恋爱,对着黑暗祈祷,他们的眼睛适应黑暗,所以常常看不清自己。

11、老问题又挑起,你在明处别人在暗处,当心成了箭靶子。

12、只听随那一阵啸声过处,明处暗处具有黑影晃动。

13、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14、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歌德

15、不可莽撞,我们兵少,而我们也有优势,就是我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所以必须打探到敌人的情况,我们好对症下药,才能有胜算!

16、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

17、玻璃材质的移门或其他玻璃透明处的表面应是有颜色的,或是有显而易见的图案。

18、我把漫射纹理复制到半透明处,并调整了小部分,得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19、又看到那边暴露在明处抗联战士节节失利,便大声喊道:“小队长,快撤退!赶快撤退!”。

20、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放在明处,特别是对于最有可能出现校园小恶霸现象的年龄段的儿童,因此,受害者和旁观者就不会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