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补泻


拼音bǔ xiè
注音ㄅㄨˇ ㄒ一ㄝˋ

繁体補瀉

补泻

词语解释

补泻[ bǔ xiè ]

⒈  见“补写”。

引证解释

⒈  见“补写”。

分字解释


※ "补泻"的意思解释、补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

2、目的:阐述脐针疗法的方位补泻法的原理。

3、目的:阐述脐针疗法的方位补泻法的原理.方法:从脐针方位的分类、特点入手,分析其与补泻的关系.

4、为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在阐明“反佐”涵义的基础上 ,举例论述了寒热互佐、补泻互佐、散收互佐、润燥互佐、行止互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

5、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即补泻效果。

6、这三味配在一起,薏苡仁是渗湿的,然后芡实又是固肾,不让它渗湿渗得太厉害;那么山药是补的,等于是补泻都有了。

7、目的:观察石氏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8、怎样刺虚症?又怎样刺实症?岐伯说:刺虚症,须用补法,刺实症,须用泻法;当针下感到经气至,则应慎重掌握,不失时机地运用补泻方法。

9、本草药品虽多,然其味不过五,乃甘辛咸苦酸是也;而其性不过六,温凉补泻升降是也。龚廷贤

10、目的:观察补泻型电针仪对疼痛、麻木者临床疗效。

11、针刺补泻手法是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针刺治疗技法。

12、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予防诸病也。

13、提示正确的针刺补泻手法,对于调整患者的异常功能确有重要意义。

14、艾灸补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实施虚补实泻的操作 手法。

15、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改革刺络疗法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

16、但现今对艾灸补泻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17、治疗上擅于寒热并用,润燥同行,补泻兼施;

18、希冀在“补泻兼用”的“药方”指导下形成新的文明。

19、从临床常见7种病症传统补泻手法的使用情况看,以提插、捻转为主;

20、中心贾红玲主任在此基础上将捻转、九六和提插补泻结合在一起,规范了龙虎交战针法的操作,使之具有镇痛快,疗效巩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