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1、针刺补泻手法是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针刺治疗技法。
2、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即补泻效果。
3、本草药品虽多,然其味不过五,乃甘辛咸苦酸是也;而其性不过六,温凉补泻升降是也。龚廷贤
4、希冀在“补泻兼用”的“药方”指导下形成新的文明。
5、治疗上擅于寒热并用,润燥同行,补泻兼施;
6、怎样刺虚症?又怎样刺实症?岐伯说:刺虚症,须用补法,刺实症,须用泻法;当针下感到经气至,则应慎重掌握,不失时机地运用补泻方法。
7、从临床常见7种病症传统补泻手法的使用情况看,以提插、捻转为主;
8、目的:观察补泻型电针仪对疼痛、麻木者临床疗效。
9、目的:阐述脐针疗法的方位补泻法的原理。
10、提示正确的针刺补泻手法,对于调整患者的异常功能确有重要意义。
11、目的:观察石氏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2、但现今对艾灸补泻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13、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
14、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改革刺络疗法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
15、目的:阐述脐针疗法的方位补泻法的原理.方法:从脐针方位的分类、特点入手,分析其与补泻的关系.
16、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予防诸病也。
17、针对目前电针产品无仿传统针刺补泻法的电针针法和人体刺激耐受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实现的新型智能电针仪。
18、为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在阐明“反佐”涵义的基础上 ,举例论述了寒热互佐、补泻互佐、散收互佐、润燥互佐、行止互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
19、艾灸补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实施虚补实泻的操作 手法。
20、中心贾红玲主任在此基础上将捻转、九六和提插补泻结合在一起,规范了龙虎交战针法的操作,使之具有镇痛快,疗效巩固的特点。
相关词语
- bǔ cì补刺
- bǔ jià补假
- bǔ fù补复
- bǔ shèn补肾
- bǔ chá补察
- bǔ chún补唇
- bǔ fèng补缝
- bǔ kǎo补考
- bǔ guà补褂
- bǔ shuǐ补水
- bǔ bì补敝
- tián bǔ填补
- bǔ jì补剂
- tì bǔ替补
- bǔ dài补代
- bǔ chuàng补创
- bǔ dīng补丁
- bǔ chōng补充
- bǔ jiǎo补角
- hù bǔ互补
- jùn xiè浚泻
- fù xiè腹泻
- bǔ xiè补泻
- xiè píng泻瓶
- huǎn xiè缓泻
- tōng xiè通泻
- xuán xiè悬泻
- lǔ xiè卤泻
- shàng tù xià xiè上吐下泻
- qīng xiè ér xià倾泻而下
- xiè tǔ泻土
- yī xiè bǎi lǐ一泻百里
- xiè dù泻肚
- táo xiè淘泻
- xiè rùn泻润
- xuán hé xiè huǒ悬河泻火
- yín hé dào xiè银河倒泻
- zé xiè泽泻
- jié xiè wán截泻丸
- dòng xiè洞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