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hún

招魂


拼音zhāo hún
注音ㄓㄠ ㄏㄨㄣˊ

招魂

词语解释

招魂[ zhāo hún ]

⒈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给死亡的事物复活造声势。

call back the spirit of the dead;

引证解释

⒈  招死者之魂。参见“招復”。

《仪礼·士丧礼》“復者一人” 汉 郑玄 注:“復者,有司招魂復魄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沛公 起兵野战,丧皇妣于 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
明 唐顺之 《吴江三忠祠》诗:“庙枕 洞庭 波,招魂荐 楚 歌。”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百计捞救,数日不得尸,乃招魂设位,草草成服。”
徐迟 《牡丹》三:“她来不及用 姚黄 的身体去兑换一迭迭的钞票,只紧握着一束束招魂的纸钱,在她虚设的灵位前燃烧。”

⒉  招生者之魂。按,世间小儿病时或恐其失魂,每使人于室内或室外路旁呼之,谓之叫魂,即招魂施于生者之义。

《楚辞》有《招魂》篇, 汉 王逸 《题解》:“《招魂》者, 宋玉 之所作也…… 宋玉 怜哀 屈原,忠而斥弃,愁懣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寿。”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仇兆鳌 注引《楚辞》 朱熹 注:“古人招魂之礼,不专施於死者。公诗如‘剪纸招我魂’,‘老魂招不得’,‘南方实有未招魂’,与此诗‘魂招不来归故乡’,皆招生时之魂也。本 王逸 《<楚辞>注》。”

国语辞典

招魂[ zhāo hún ]

⒈  招回生者或死者之魂。

《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免不得宣揭大概:启请、摄召、放赦、招魂,闹了一回。」

⒉  《楚辞》篇名。史记屈原传以为屈原所作,王逸《楚辞章句》以为宋玉所作。招魂对象有三说:屈原招楚怀王魂、宋玉招屈原魂、屈原自招其魂。

德语die Geister der Toten zurückrufen

分字解释


※ "招魂"的意思解释、招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苏轼

2、日本的靖国神社,它不是一般的祭祀场所,它是为侵略者扬幡招魂、为侵略歌功颂德的纪念物。

3、这实际上为日本右翼势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否认侵略罪行及为战争罪犯扬幡招魂开了绿灯,致使日本朝野上下充斥着大日本意识,皇军史观与皇民心态。

4、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5、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容若

6、本人心已死,如遇上线,纯属诈尸,有事儿请烧纸,大事招魂,小事儿上坟,要是寂寞,下来陪我。

7、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

8、我曾观摩过他们招魂,那十分打动我。

9、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10、我踟蹰于垒垒荒冢,看遍了春花秋月不同的风景,抛弃了一切名利虚荣,来到此无人烟的旷野,哀吟缓行。我登了高岭,向云天苍茫的西方招魂,在绚烂的彩霞里,望见了我沉落的希望之陨星。

11、安倍利用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扬幡招魂,国际社会务必警惕日本右翼思潮的膨胀。

12、全新的魔法元素包括招魂,幻象和强大的神器。

13、大批的人排起了长队去旁听这场将不忠、巫术、招魂和巨额财富彻底曝光的官司。

14、人死后仍有知觉的教义,尤其是死人的灵魂会回来为活着的人服务的观念,为现代招魂术铺平了道路。

15、在1848年纽约西部的Hydesville,两个年轻的女孩子,Maggie和Katie Fox姐妹开始了想象中的和鬼魂对话的招魂术者。

16、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君之招魂;五岳可以卧游,可不俟婚嫁之尽毕。

17、这喇叭行的似乎是千幽万怨招魂法,莫非是西藏密宗的红衣教的人?西藏离此有几千里远,他不远千里跑这来招什么魂?

18、千年后的崔宇,在招魂塔的帮助下,终于重聚三魂七魄,在一个平凡的小村落——草帽村呱呱坠地。

19、顾云飞听到这里,也不由喟然一叹,良久才说:这请神之法和招魂之法的出现竟然是这么来的。

20、浮名薄利,与我无争!世有不平,我为先锋!除恶扬善,风过无痕!国法不惩,自有门神!绿旗收人,红旗招魂!犯我国威,虽远必焚!忠义千秋,壮哉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