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

词语解释
隆中[ lóng zhōng ]
⒈ 山名。在湖北省襄阳县西。临汉水。东汉末,诸葛亮隐居于此。
⒉ 借指诸葛亮。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湖北省 襄阳县 西。临 汉水。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于此。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亮 家於 南阳 之 邓县,在 襄阳 城西二十里,号曰 隆中。”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回首旧 隆中,畦壠长薿薿。”
⒉ 借指 诸葛亮。
引清 曹寅 《谒文山先生祠》诗:“两间存正气,一脉接 隆中。”
分字解释
※ "隆中"的意思解释、隆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2、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3、东海市三大重点高中的最后一支树隆中学,是兀立在南山之上,邻接白云之巅,以校训严厉,学生刻苦,校风严谨著称的高中。
4、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5、君不见隆中寒雪压草庐,经略天下成霸图。
6、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7、贾诩一边说,一边在想杨奉刚才说的隆中对是什么东西。
8、襄阳城西的隆中,群山起伏,林海茫茫。
9、1951年,我所在的广东省惠阳县镇隆中学有两个同学陈瑞娣和吴素兰光荣参军,我们大家为她们送行,留下了这两张珍贵的照片。
10、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
11、“君不见隆中名流似管乐,抱膝长吟志澹泊。
12、“隆中对”“刘备借荆州”“火烧赤壁”“当阳长坂坡”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发生在湖北。
13、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
14、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15、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16、庞德公、庞统诸人也感觉大惊,因为本策略实在不遑多让历史上的隆中对,若实行起来更为稳定。
17、【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得见诸葛孔明,孔明一篇隆中对,令刘备如醍醐灌顶,不得不击节赞叹。刘备泣曰:恨不早见先生!只是先生隐居此间,怎么能对曹操、孙权及刘表等人形势如此熟悉呢?孔明大笑,附耳道:我“悄悄关注”了他们。
18、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19、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着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20、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相关词语
- lóng miǎo隆眇
- bǐ lóng比隆
- lóng shì隆世
- gāo lóng高隆
- hōng lóng hōng lóng轰隆轰隆
- gū lóng咕隆
- lóng jìng隆敬
- lóng shēn隆深
- dēng lóng登隆
- lóng píng隆平
- xián lóng咸隆
- lóng jī隆积
- lóng jǐng隆景
- lóng hán隆寒
- kè lóng克隆
- lóng jì隆寄
- lóng shī隆施
- lóng miǎo隆邈
- kē lóng科隆
- hǒu lóng吼隆
- zuò zhōng坐中
- zhōng sī中私
- fáng zhōng房中
- zhōng kuí中逵
- zhōng jùn中儁
- mìng zhòng命中
- bēi zhōng杯中
- zhī zhōng之中
- zhōng kàn bù zhōng chī中看不中吃
- dāng zhōng当中
- zhōng pú中酺
- bù zhōng不中
- zhōng bìng中病
- zhēn zhōng真中
- zhōng kuī中蘬
- zhōng qún中裠
- zhōng kǔn中壸
- zhōng gòng zhōng yāng shū jì chǔ中共中央书记处
- zhōng zhōng中中
- zhōng jué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