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à pín
注音ㄒ一ㄚˋ ㄆ一ㄣˊ
繁体下貧
⒈ 极穷;亦指极穷的人。
⒈ 极穷;亦指极穷的人。
引《管子·度地》:“令甲士作隄大水之旁……令下贫守之。”
《后汉书·明帝纪》:“又郡县每因徵发,轻为姦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
《南齐书·武帝纪》:“凡下贫之家,可蠲三调二年。”
《南史·循吏传·何远》:“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⒈ 赤贫、极贫。
引《南齐书·卷三·武帝纪》:「凡下贫之家,可蠲三调二年。」
《南史·卷七〇·循吏传·何远传》:「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⒉ 极为贫穷的人。
引《管子·度地》:「令甲士作隄大水之旁,……令下贫守之。」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又郡县每因征发,轻为奸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
1、《汉书·地理志下》在分析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时指出,“周地”风习,有“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的特点。
2、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