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词语解释
汉官[ hàn guān ]
⒈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 汉 人官吏。
引《元史·祭祀志五》:“集贤院奏遣 汉 官,翰林院奏遣 蒙古 官,出璽书给驛以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在这样不同的经济关系基础上, 夏国 建立起所谓‘蕃官’与‘ 汉 官’两套并行的政治制度。”
分字解释
※ "汉官"的意思解释、汉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汉官威仪、英雄好汉、河汉吾言、汉上骄子、河汉无极、江汉之珠、彪形大汉、汉人煮箦、拔赵易汉、披霄决汉、气凌霄汉、楚界汉河、绿林好汉、江淮河汉、江汉朝宗、碑沉汉水、气冲霄汉
2、(墨绶铜章)就是用黑色组授击铜的印章,汉制,邑宰墨授铜章,典出《汉官仪》。
3、即使有人穿,那也是一些讲究“ 汉官威仪 ”的大人。
4、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古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5、天聪八年(1634),德格类动辄得咎:他身为管户部的贝勒,把一些汉官所提出的差役繁重问题向皇太极反映时,被斥之为“诳言”。
6、撇开华丽言辞,清末革命党人心目中的的敌人是满族,他们要恢复大汉江山、汉官威仪。
7、经过巫师多次作法仍然毫无起色,这位汉官一怒之下把邻居苗妇捆绑后吊起来,百般辱骂,施以非刑,差点将其折磨而死。
8、金朝前期,女真贵族竭力招诱来自辽、宋的汉官加入金朝阵营,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
9、在淡化离岛防务的*弯防卫政策影响下,昔日数万精兵的金门驻军将在今年7月裁减到3千人,太平岛已经多年不见“汉官威仪”。
10、闾左又兴秦戍役,殿前曾识汉官仪。
11、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
12、他经泸州回滇时,他的表弟韩明可(炅庵)到江边送别,他在《舟中留别灵庵苍崖》诗中就有闾左又兴秦戍役,殿前曾识汉官仪。
13、昔日的皇权神圣,汉官威仪早已不复存在。
14、不少人打扮得一如戏剧中的武生,一身夜行衣,帽子上还有一个绣球,以为这就是汉官威仪。
15、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中央派遣,权势很大。
16、汉官印分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多用铸印,只有将军印和给少数民族的官印多为凿刻。
17、张角笑着看了眼司马直,瞧他那副正气凌然的样子还真有些 汉官威仪 ,便问道:“老先生,今日我们要去拜访“酒仙庄”。
18、然妖氛惑人泛滥,衣冠尚待重整,吾等汉家儿女,唯服先贤衣裳,奔走呼号,以图复见汉官威仪。
19、有些人参赛时甚至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义和团员,感觉这就是中国文化,是“中华衣冠”,是“汉官威仪”。
20、即使有人穿,那也是一些讲究“汉官威仪”的大人。
相关词语
- hàn nǚ汉女
- hàn shì汉氏
- hàn dì汉地
- hàn yǔ汉语
- héng hàn横汉
- hàn quē汉缺
- dǔ hàn赌汉
- hàn zhōng汉中
- hàn tǔ汉土
- hàn jiāng汉江
- hàn dū汉都
- chì hàn赤汉
- lǎo hàn老汉
- hàn zú汉族
- hàn sī汉思
- hàn diào汉调
- hàn cōng汉葱
- hǎo hàn xī hǎo hàn好汉惜好汉
- hàn qū汉区
- bān hàn班汉
- bǎo guān保官
- nà guān纳官
- bà guān霸官
- bài guān稗官
- ēn guān恩官
- gǎn guān感官
- chú guān除官
- bēi guān卑官
- rú guān儒官
- shàng guān上官
- qì guān器官
- guān dǐ官邸
- bǎn guān板官
- zài guān在官
- wǔ guān武官
- guān shāng官商
- zuò guān做官
- bài guān拜官
- zūn guān尊官
- guān jūn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