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shā

花纱


拼音huā shā
注音ㄏㄨㄚ ㄕㄚ

繁体花紗

花纱

词语解释

花纱[ huā shā ]

⒈  织有花纹的经纬密度较稀而质薄的一种织物。古代多以丝为之。

⒉  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引证解释

⒈  织有花纹的经纬密度较稀而质薄的一种织物。古代多以丝为之。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宋史·食货志上三》:“天圣 中,詔减 两蜀 岁输锦綺、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罢作綾花纱。 明道 中,又减 两蜀 岁输锦綺、綾罗、透背、花纱三之二,命改织紬、绢以助军。”
《金史·舆服志中》:“大定 十三年,太常寺拟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师号、并良閒官八品以上,许服花纱綾罗丝紬。”

⒉  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茅盾 《子夜》二:“‘标金’、‘大条银’、‘花纱’、‘几两几钱’的声浪,震得人耳聋。”

分字解释


※ "花纱"的意思解释、花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老人介绍,1954年他被调到河北省某花纱布公司,1991年才退休回津。

2、当属原“花纱布公司”那栋青砖的仓库。

3、他回忆,当时集中在这一带的还有花纱布公司、纺织品采购站,以及当时成都有名的红旗旅馆。

4、华侨商场工程,原名为花纱布公司大楼,1953年由西北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我到公司后还参与过后期一点工作。

5、1952年本地的花纱布同业公会成立,我就在公会的百货组里当大组长,当时100多个卖小百货的商贩都在这个组。

6、三河商人刘锦堂开设布庄兼米行,为其取名“同兴隆”商号,主营白土布、白洋布、花纱布,兼营水乡大米,是当时本镇众行业中的佼佼者。

7、然而,这一次他们碰到了真正的对手,各地的国营花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似乎下定了死战的决心。

8、常德市纺织品总公司花纱布分公司。

9、一张1952年7月6日由西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下发的任命通知书上,写明任命他为中国花纱布公司西南区公司储运室副主任。

10、自1950年开始,天津专区在杨柳青镇相继建立棉麻、木材、石油、煤炭、食品、花纱布等商业公司,导致杨柳青镇货物运输量陡增。

11、在南汉宸的发言稿中谈到“‘与民争利’,表现在粮食、花纱布、杂货、百货、盐的控制”。

12、这时沦陷区内,商业萧条;唯有几种日伪统制物品,如米麦、花纱布、五洋香烟等行业,则畸形繁荣,也因而派生出许多"新富商"。

13、本市花纱布公司为扶植织染业之复工及发展,决定协助该业推销成品,今有决定采用全面配售方法,解决该业原料的困难。

14、这时沦陷区内,商业萧条;唯有几种日伪统制物品,如米麦、花纱布、五洋香烟等行业,则畸形繁荣,也因而派生出许多"新富商"。

15、金克在花纱布公司发现一批廉价、原本用作外包装的的“豆包布”。

16、钱庄不仅利用其左右兑换的特殊地位,长期操纵银两银元市价,还进行证券、公债、花纱布等等投机。

17、1954年转业到成都邛崃花纱布公司,后调到邛崃县医药公司,1985年退休。

18、1950年3月,他调离公安系统,到麻城创办花纱布公司,以后,他先后在麻城市计委、土产公司和药材公司工作,共11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这时沦陷区内,商业萧条;唯有几种日伪统制物品,如米麦、花纱布、五洋香烟等行业,则畸形繁荣,也因而派生出许多"新富商"。

20、这时沦陷区内,商业萧条;唯有几种日伪统制物品,如米麦、花纱布、五洋香烟等行业,则畸形繁荣,也因而派生出许多"新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