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ān zuò
注音ㄎㄢ ㄗㄨㄛˋ
繁体龕座
⒈ 放神主的龛。
⒈ 放神主的龛。
引《豆棚闲话·大和尚假意超升》:“衣袂之中,灌上硫磺焰焇,扶在柴楼龕座之上。”
《清史稿·礼志一》:“穆宗 登遐,礼臣援 奉先殿 增龕座例,主升祔。”
1、全殿壁画面积达94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飞天、幢幡宝盖和天空奇景,中层绘十二圆觉菩萨和二十四天尊,下层绘龛座、神兽、供养人像。
2、上层是飞天、幢幡宝盖和天宫奇景,中层是十二圆觉菩萨和二十四天尊,下层则绘了龛座、神兽以及供养人像。
3、己未,惇亲王等议上穆宗帝后神牌位次,请于太庙中殿东西各四楹,遵道光初增奉先殿后殿龛座,修葺改饰,并从醇亲王请,自今以往,不援百世不祧之例。
4、龛座正面雕刻的群仙图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有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八仙、魁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