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

贞固


拼音zhēn gù
注音ㄓㄣ ㄍㄨˋ

繁体貞固

贞固

词语解释

贞固[ zhēn gù ]

⒈  守持正道,坚定不移。

⒉  主干;栋梁。

引证解释

⒈  守持正道,坚定不移。

《易·乾》:“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
孔颖达 疏:“言君子能坚固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干济,此法天之贞也。”
高亨 注:“贞固,正而坚,即坚持正道。干是动词,主持,主办。”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
明 吴海 《孙戣字序》:“若君子得之,以修己,则贞固而廉洁;以刑家,则整齐而如一。”
章炳麟 《<南洋华侨志>序》:“学术兴,则知慕爱国,性有贞固之操,不以虚言相塞。”

⒉  主干;栋梁。

汉 蔡邕 《荐皇甫规》:“犹此言之,忠臣贤士国家之元龟,社稷之贞固也。”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梁公 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国语辞典

贞固[ zhēn gù ]

⒈  固守正道,坚贞不移。

《易经·乾卦·文言曰》:「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窃闻巴西谯秀,植操贞固。」

分字解释


※ "贞固"的意思解释、贞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宜其浮名满天下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

2、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

3、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宜其浮名满天下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董桥

4、第十二军司令官饭田贞固中将给了他几千人马,命令他组成秋山支队,执行鲁南作战任务。

5、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造句 网],宜其浮名满天下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董桥

6、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宜其浮 名满天下 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董桥

7、为显示干的苍老,所以不能不点苔藓鳞皴,表示它经过雪压霜欺,久历岁寒,但是它的贞固精神,是超卓绝特的。

8、此位为北海朱虚邴根矩,世人赞之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

9、茂贞固宜诛,然大盗适去,凤翔国西门,又陛下新即位,愿少宽假,以贞元故事姑息之,不可使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