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én xián
注音ㄖㄣˊ ㄒ一ㄢˊ
繁体仁賢
⒈ 即仁且贤。
⒉ 仁人与贤人。
⒈ 即仁且贤。
引《韩非子·难言》:“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
《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 故能仁贤,乃代 武庚。”
《晋书·向雄传》:“殿下讎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⒉ 仁人与贤人。
引《孟子·尽心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汉书·孔光传》:“毁譖仁贤,诬愬大臣。”
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2、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3、仁善学德,仁孝行德;仁和尽德,仁爱美德;仁慈大德,仁礼扬德;仁者立德,仁心树德;仁义怀德,仁让好德;仁厚懿德,仁贤明德!
4、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5、芷青气结,懒得解释,使得仁贤产生误会。
6、定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坠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