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

词语解释
乾隆帝[ qián lóng dì ]
⒈ (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分字解释
※ "乾隆帝"的意思解释、乾隆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即便后来和珅被乾隆之子嘉庆帝杀了后,丰绅殷德也能因为公主之故保住了性命。
2、乾隆帝酷爱玉扳指,认为其“恰似环琚”、“德美信堪师”,评价极高。
3、事实上,雍正帝和乾隆帝都曾收集过大量的书籍并据此修建文库,以方便文人学者们。
4、用他自己的话说“朕临御已三十馀年,亦望望岁矣,斯事体大物博,时略嫌迟”,于是乾隆帝便有了依照全书体例,另编一套卷帙较少的丛书的想法。
5、此山曾是乾隆帝跑马登山处,俗称转马台。
6、日后,皇太极曾几次进入墓室内祭祀,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盛京时也都进入墓室致奠。
7、雍正帝继承父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到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8、名厨们为讨好皇上,在制作此菜时加了鲍鱼、干贝、鹿角菜、虾仁等高档原料,乾隆帝品尝后,感到味美可口,鲜香无比,大为赞赏。
9、既入禁城,乾隆帝御紫光阁,行饮至礼,赐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及随征将士宴于丰泽园,复赏他御制诗章。
10、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
11、为痛惩夹带之弊,乾隆帝曾下谕旨,令“步军统领、五城御史出示晓瑜,并密行查拿”,且在现场派遣军役搜检,以致扒光入场者的衣裤。
12、总之,乾隆帝是百计搜求盈余于定额之外,嘉庆帝是千方追索已包括盈余在内的新定额以外之新盈余。
13、乾隆说自己不想超过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于是在位六十年的时候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嘉庆帝。
14、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
15、乾隆帝宠臣和珅派心腹太监呼什图,潜入皇宫,偷偷携回宁寿宫烫样。
16、傅恒的确没有怎么样,做了二十多年首席军机大臣,他一直都乖乖地听大舅哥的话,直至乾隆三十五年时去世。有了小舅子带领军机处多年来不辞辛劳地认真办差,乾隆帝才能自信地说出这样的话:“乾纲独断, 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 一切用人听言, 大权从未旁假。”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皇权,于斯为盛。
17、乾隆帝问明原因后急挥其出宫,纪晓兰自此烧伤,一度行路多有不利,有人嘲之为“李铁拐”。
18、清乾隆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数量多,却无甚可观,反而不如辽道宗耶律洪基和金海陵王完颜亮等人的诗有亮点。
19、乾隆九年,乾隆帝曾命于敏中等将内府藏书中宋元以来的善本书一一择出,共置于昭仁殿,赐名“天禄琳琅”,并初步编目。
20、像居住吐鲁番的额敏和卓,乾隆二十一年由辅国公晋镇国公再晋贝子,二十三年晋贝勒,旋被帝赐予郡王品级,当上了仅次于亲王的郡王。
相关词语
- yīng qián应乾
- gān cāo乾糙
- qián jí乾急
- gàn jiāng乾姜
- sāng qián桑乾
- qián wò乾渥
- fēng qián风乾
- qián zhóu乾轴
- qián gāng乾纲
- qián shǒu乾首
- qián dòu乾窦
- qián mǎ乾马
- qián shì乾式
- zhú qián竺乾
- qián gǎng乾岗
- gàn fǔ乾脯
- qián fāng乾方
- qián fàn乾饭
- jīng jīng qián qián兢兢乾乾
- pèi qián配乾
- lóng mǔ隆牡
- jiǔ lóng九隆
- lóng kū隆窟
- chóng lóng崇隆
- hōng lóng hōng lóng轰隆轰隆
- lóng hòu隆厚
- lóng shèng隆盛
- lóng mì隆密
- lóng qià隆洽
- lóng huà隆化
- lóng kuā隆夸
- lóng liè隆烈
- lóng jī隆基
- lóng shā隆杀
- kè lóng克隆
- lóng qióng隆穷
- lóng miǎo隆邈
- lóng shí隆时
- lóng hán隆寒
- lóng qì隆器
- shàng dì上帝
- dì gōng帝功
- dì bā帝羓
- dì gāng帝纲
- dì zōng帝宗
- dì gōng帝弓
- dì zuò帝座
- nán dì南帝
- bái dì白帝
- dì zhǔ帝渚
- niè dì蘖帝
- dì huī帝徽
- chōng dì冲帝
- dì guǐ帝鬼
- chūn dì春帝
- dì zuǒ帝佐
- dì xuān帝宣
- dì hù帝祜
- dì zǐ帝子
- dì yǒu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