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词语解释
扶苏[ fú sū ]
⒈ 亦作“扶胥”。
⒉ 树名。
⒊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⒋ 扶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扶胥”。
⒉ 树名。
引《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毛 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马瑞辰 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钱大昕 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説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
⒊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引《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汉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扶苏与?”
孙诒让 正义:“云今之扶苏者…… 惠士奇 云:‘苏与胥古文通,故扶苏一作扶胥,盖 秦 汉 间语,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车,以蔽左右;军旅会同,前后拒守,在车两藩,故曰藩盾。’”
《六韬·军用》:“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卫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⒋ 扶助。
引《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重离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分字解释
※ "扶苏"的意思解释、扶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秦帝国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始皇于巡游途中驾崩,阉人赵高勾结丞相李斯,以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立始皇十八子胡亥为帝,史称秦二世。
2、夕阳如血,染红大地,分不清哪是大地,哪里是血;枝叶扶苏,盎然春意,蜿蜒扑向远方,看不到尽头。
3、扶苏重重地为老人磕了三个响头,拜辞而别!临行前,扶苏默默地看着呆了多年的小院,仍然是那么的清静、那么的芳香。
4、扶苏现在对流子风的话可是深信不疑,因为流子风身上的气势让他感到恐惧,那是他在自己父皇身上不曾感觉到的。
5、草地上捏面团似的拔地而起出几株大树,通体翠绿,枝叶扶苏,结满了金色的苹果,缠绕大树的藤蔓上也挂着数不清的银色葡萄。
6、洛溪示意孔麟站在另外一边,让萨其马看护还在昏迷状态中的扶苏,自己拉着苏渝走向门口。
7、“扶苏,你写错啦,‘君父’是两个字,你写了一个。”,“‘妻’,这是‘妻子’的‘妻’。你们的君父,是孤的……妻。”。书海沧生
8、命扶苏为俑兵大将,自己亲率王都大军连夜出城迎敌。
9、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
10、,花木扶苏,50多栋造型别致的别墅鳞次节比。
11、扶苏虽然不知道流子风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叫做韩信的人,但流子风的话,他都深信不疑,既然师父说他是个大才,那这个韩信至少不会太差。
12、扶苏也是一惊,按照当时的习俗,国丧期间是不能进行军事行动的,如果华阳太后现在就驾薨,那么伐赵之事就会延后。
13、三日之后,扶苏一身工役装束,骑着马飞驰到秦家门,跳下马来便冲了进去,大喊着:“秦兄!成了成了!走!”。
14、章邯一夜未歇心中气恼见这使者面带微笑于城下远远的望着自己,分明是扶苏令其来取笑自己打击己方士气。
15、乔公女,三百岁,太平日,嫁扶苏。书海沧生
16、始皇三十七年末,相李斯与寺人赵高诈书始皇帝之遗诏,矫令以原本的储君公子扶苏自尽,胡亥继位,是为二世。
17、枝叶扶苏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18、一言既出,群臣震惊,众人显然是根本没有想到年仅十一岁的扶苏竟然有这般长远、明卓的见识,这番妙论便是朝中不少重臣都想不出来的。
19、水,花木扶苏,50多栋造型别致的别墅鳞次节比。
20、羡“有女同车”,颜如初开木槿花;慕“山有扶苏”,偏遇你这狡童来。
相关词语
- fú qú扶渠
- fú tī扶梯
- fú zhàng扶杖
- fú zhèng扶证
- fú dài扶戴
- fú lán扶栏
- fú tóu扶头
- fú gǒng扶拱
- fú bá扶拔
- chān fú搀扶
- fú luán扶鸾
- fú shū扶疏
- fú wēi扶微
- fú qiè扶挈
- fú bìng扶病
- fú féng扶冯
- fú jiù扶救
- fú jiā扶夹
- fú jī扶乩
- fú tǐ扶挮
- sū xiǎo苏小
- má sū sū麻苏苏
- tú sū屠苏
- hóng sū红苏
- lào sū酪苏
- sū méi苏梅
- sū qū苏区
- sū qīng苏卿
- sū shì苏世
- sū háng苏杭
- sū mù苏木
- sū hé苏何
- sū èr苏二
- sū hé苏合
- sū bái苏白
- huí sū回苏
- liú sū流苏
- sū jù苏剧
- sū lǐ苏李
- sū mén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