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族


拼音qī zú
注音ㄑ一 ㄗㄨˊ

戚族

词语解释

戚族[ qī zú ]

⒈  亲族;外戚。

members of the same clan;

引证解释

⒈  亲族,外戚。

《墨子·非儒下》:“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唐 刘禹锡 《马嵬行》:“军家诛戚族,天子捨妖姬。”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多忠勇公薨于盩厔》:“公本无家, 双全 依戚族而居,身无完衣。”

国语辞典

戚族[ qī zú ]

⒈  亲戚族人。

《墨子·非儒下》:「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入五月。」
唐·刘禹锡〈马嵬行〉:「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英语family members, fellow clansman

分字解释


※ "戚族"的意思解释、戚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渠家戚族无多,翁死遂无人主持,仅有外戚某氏,远隔城乡,闻讣奔至。

2、吴情现在对皇族的戚族的都没好感,嘴上也不留情。

3、三名皇族和戚族的,一名外族的,这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4、这是一个地戚族的强者,九龙期的气息有些混乱不堪,嘴上依然非常强硬,可心里却已经开始动摇起来。

5、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唐政府下令改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列第三。

6、太子刘据亲手斩杀了江充,妖言惑众构陷卫氏戚族的胡巫被全部绑在上林苑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