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 háng fǔ bèi
注音ㄜˋ ㄏㄤˊ ㄈㄨˇ ㄅㄟˋ
成语解释
扼吭拊背
词性成语
⒈ 掐其喉而击其背。喻控制要害,前后夹击。
⒈ 掐其喉而击其背。喻控制要害,前后夹击。
引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扼 江 十郡,其要七渡;负海七省,其要十津。外接岛夷,内防盗艇,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巡,为扼吭拊背之谋。”
陈光远 《请力争青岛电》:“踞巔盬脑,扼吭拊背,虽有智者,莫能有谋。”
⒈ 比喻据其要冲,克敌制胜。参见「搤肮拊背」条。
引《前汉演义·第三三回》:「万一山东有乱,秦地总可无虞,这所谓扼吭拊背,才可操纵自如哩。」
1、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生意场上,有经验的老手常常在不经意中扼亢拊背竞争对手, 就如战争中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