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刑

词语解释
赎刑[ shú xíng ]
⒈ 谓用钱物赎罪。
引证解释
⒈ 谓用钱物赎罪。
引《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
宋 陈亮 《问答下》:“舜 又多为之法以出之,而 夏 於赎刑为尤详。”
《清史稿·刑法志二》:“赎刑有三:一曰纳赎,无力照律决配,有力照例纳赎。二曰收赎,老幼废疾、天文生及妇人折杖,照律收赎。三曰赎罪,官员正妻及例难的决,并妇人有力者,照例赎罪。”
国语辞典
赎刑[ shú xíng ]
⒈ 用钱财来减免罪刑。
引《书经·舜典》:「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分字解释
※ "赎刑"的意思解释、赎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慄?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
2、从产生到废止,赎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3、汉代是赎刑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在继承秦代赎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在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赎刑被新刑法典拒之门外。
5、张家山汉简中见到的赎刑等级非常完整,共分为六个等级。
6、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7、第一,从树立正确的刑事诉讼理念谈起,纠正一些实践中诸如“刑事和解就是以钱赎刑”等片面、错误的看法。
8、中国古代罚金刑并非起源于唐虞时代的“金作赎刑”,而是萌芽于西周中后期的“货罚”。
9、中国古代罚金刑并非起源于唐虞时代的“金作赎刑” ,而是萌芽于西周中后期的“货罚”。
10、而文中提到的《赎刑》很可能与《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11、象以典刑(30),流宥五刑(31),鞭作官刑(32),扑作教刑(33),金作赎刑(34)。
12、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
13、汉代赎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黄金为主,铜钱为辅,兼及爵位、竹、谷、缣、粟、马、军功等形式。
相关词语
- shú qiān赎愆
- shú piào赎票
- zhěng shú拯赎
- hái shú还赎
- shú shēn赎身
- shú yín赎银
- shú shēng赎生
- dài shú代赎
- mǎi shú买赎
- shú zhàng赎杖
- shú jiù赎救
- shú tóng赎铜
- shú zuì赎罪
- sī shú私赎
- bǎi shēn hé shú百身何赎
- shú lì赎例
- shú jiě赎解
- jīn zuò shú xíng金作赎刑
- shú huí赎回
- shú mìng赎命
- píng xíng平刑
- sī xíng司刑
- bó xíng薄刑
- fú xíng伏刑
- bì xíng避刑
- chǔ xíng处刑
- xíng fǎ刑法
- xíng jǐng刑警
- jiǎn xíng减刑
- dé xíng德刑
- sì xíng肆刑
- fǎ xíng法刑
- fǔ xíng腐刑
- fán xíng繁刑
- huǒ xíng火刑
- fú xíng服刑
- bā xíng八刑
- xíng zhēn刑侦
- lǐ xíng理刑
- xíng shì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