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渐

词语解释
顿渐[ dùn jiàn ]
⒈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参见“顿悟”、“顿教”。
引隋 慧远 《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
《坛经·顿渐品》:“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 能 北 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开顿渐者,欲依其根;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
分字解释
※ "顿渐"的意思解释、顿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
2、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3、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阶段。最终,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史称“顿渐之争”。
4、天恩法师在支提山潜心研读御赐藏经,博通典藉,顿渐澄明,终成一代名师,为中兴天冠菩萨道场暨清流青峰寺被御封为皇家寺院作出了贡献。
5、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画亦然,画到一定程度,忽地发现了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看似顿悟,其实是渐悟,又,顿渐何曾分着?netease。
6、实际上,佛法从本质上来讲,没有顿渐的问题,只是我们众生的根机有利钝之不同,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7、佛祖也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悟道只有先后、顿渐之分,并无优劣和等级之别。
8、一、行由品;二、般若品;三、疑问品;四、定慧品;五、坐禅品;六、忏悔品;七、机缘品;八、顿渐品;九、宣诏品;十、付嘱品。
相关词语
- dùn ěr顿尔
- dùn xiē顿歇
- dùn lǚ顿履
- dùn dòu顿逗
- dùn xiāng顿相
- dùn xiāo顿消
- dùn zhù顿筑
- niú dùn牛顿
- dùn chá dùn fàn顿茶顿饭
- dùn shēn顿身
- chéng dùn程顿
- wěi dùn委顿
- dùn zhì顿峙
- bìng dùn病顿
- dùn zhōu顿舟
- dùn xiǔ顿朽
- dùn zǔ顿阻
- dùn shuō顿说
- dùn duàn顿断
- dùn zhì顿滞
- jiàn mó渐摩
- jiàn jìn渐寖
- zhú jiàn逐渐
- jiàn zé渐泽
- jiàn tái渐台
- jiàn rǎn渐苒
- jìn jiàn浸渐
- jiàn rǎn渐冉
- jiàn jìn渐进
- zhān jiàn沾渐
- jī xí jiān mí积习渐靡
- jiē jiàn阶渐
- jiàn wù渐悟
- duān jiàn端渐
- dù jiàn fáng wēi杜渐防微
- jiàn bāo渐苞
- shuāi jiàn衰渐
- xún cì jiàn jìn循次渐进
- jiàn rú渐濡
- lán zhǐ jiàn xiǔ兰芷渐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