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格

词语解释
气格[ qì gé ]
⒈ 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⒉ 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引唐 皎然 《诗式》卷一:“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作不由意,气格自高。”
《旧唐书·韩愈传》:“常以为自 魏 晋 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誥之指归, 迁 雄 之气格,不復振起矣。”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人之文章也只是三十岁以前,气格都定,但有精与未精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七言古诗,唯 杜子美 不失初 唐 气格。”
⒉ 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引宋 范仲淹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公少而倜儻,负气格。”
宋 陆游 《答陆伯政上舍书》:“石守道、李泰伯 气格相上下。”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看你气格清标,体貌閒丽。”
分字解释
※ "气格"的意思解释、气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叁) “其书风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
2、“其书风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
3、从流传作品来看,气格遒劲淳厚,基本上沿绪唐代书法的余风,主要得力于唐欧阳询、颜真卿,并糅合了魏晋书法的风神,有一种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
4、优美之诗讲究优游不迫,气韵清远冲淡,壮美之诗讲究沉着痛快,气格高古雄浑。
5、其书风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
6、诗到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
7、书法师董而不为其所囿,以二王气韵为胜,能吸收山水中的意境与趣味,加以中锋线条,显得质朴纯清、气格高迈。
8、作行草,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大抵书法至唐,自欧、虞、薛振起衰陋,故一时词人墨客,落笔便有佳处,况如杜牧等辈耶!
9、这些文字、句法恰到好处,句子本身弹力充溢,简明洞畅如哀家梨,读之口角余香;气格高峻,无丝毫磕绊疙瘩,更无浮词赘句。
相关词语
- dǎ qì打气
- zǐ qì子气
- chū qì出气
- ài qì艾气
- méi qì煤气
- sù qì肃气
- lòu qì漏气
- qì tòng气痛
- hēi qì黑气
- hǎo qì好气
- rán qì燃气
- è qì恶气
- zè qì仄气
- ǒu qì呕气
- bà qì霸气
- kōng qì空气
- āi qì哀气
- zhì qì治气
- zuì qì醉气
- pí qì脾气
- niù gé拗格
- bié gé别格
- gé zhā格喳
- chōng gé充格
- gé zǎo格蚤
- zī gé资格
- bì gé笓格
- bù gé不格
- chāo gé超格
- rù gé入格
- dì gé地格
- chǐ gé耻格
- kōng gé空格
- zhà gé柞格
- rén gé人格
- guī gé规格
- gé zhēn格针
- gé wài格外
- gé zhī格知
- gé sh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