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ǎn sè
注音ㄋㄢˇ ㄙㄜˋ
⒈ 惭愧的神色。
⒈ 惭愧的神色。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工部差》:“席间每呼 曹郎 为表兄, 曹郎 有赧色。”
清 谈迁 《北游录·纪文与浦江郑维持书》:“自揣赧色,而就质勤篤;或不我嫌,倒囊开諭。”
⒈ 脸色发红,惭愧、难为情的面色。
例如:「面有赧色。」
1、就凭左宗棠的面有赧色,曾国藩也就得到很大的安慰,何况李鸿章的事业对他来说血肉相联,息息相关!
2、宋江,卢俊义接着内卸了公服啐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