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é tián
注音ㄒㄩㄝˊ ㄊ一ㄢˊ
繁体學田
⒈ 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为学校经费。
英school-owned land;
⒈ 旧时办学用的公田,以田地收益作为学校基金。
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元元年》:“庚辰,判国子监 孙奭 言:‘知 兖州 日,建立学舍以延生徒,至数百人,臣虽以俸钱赡之,然常不给。自臣去郡,恐渐废散,乞给田十顷为学粮。’从之。诸州给学田始此。”
清 恽敬 《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于私田之公于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于士者曰学田。”
《清史稿·食货志一》:“学田,专资建学及赡卹贫士。”
⒈ 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以田地的收益充作学校基金。
引《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货志一》:「学田,专资建学及赡恤贫士。」
1、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2、清代江南官学学田所采用的地租形态不一而足。
3、在民田中,族田、学田较发达,地域特色明显。
4、你万事不求人啊!你要是求人,不早就上去了吗?就是现在,你去求求你的同学田卫国也来得及。
5、字水中学田径、港城小学跳绳、合济小学足球、苗儿石小学毽球、十八中管乐、华新小学科技等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为发展学生品行及个性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6、关中学田、庙地的数量也较少,在总土地数中所占的比例很低.
7、本文拟就河东山西官办庙学的施教内容、祭祀制度、藏书建设与学田占有等若干方面加以考察,且与江南地区略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