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ào xíng
注音ㄇㄠˋ ㄒ一ㄥˊ
⒈ 贸然行动;贸然实行。
⒈ 贸然行动;贸然实行。
引宋 苏洵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一金以上,非取於民则不获,而冒行不顾,以徇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惑矣。”
宋 苏轼 《刑政》:“自 汉 以来,盐铁酒茗之禁,称贷榷易之利,皆心知其非而冒行之,故辞曲而民为盗。”
1、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