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ō

拙涩


拼音zhuō sè
注音ㄓㄨㄛ ㄙㄜˋ

繁体拙澀

拙涩

词语解释

拙涩[ zhuō sè ]

⒈  粗劣艰涩难懂。

行文拙涩。

botchy and obscur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拙澁”。迟钝晦涩。

《南齐书·文学传·王智深》:“好饮酒,拙涩乏风仪。”
《旧五代史·唐书·封舜卿传》:“舜卿 虽有文辞,才思拙涩,及试五题,不胜困弊。”
明 方孝孺 《与卢编修希鲁书》:“第恨病餘才思拙澁,不能悉见诸咏歌以发胸中之所藴。”
鲁迅 《花边文学·做文章》:“两人的大作,不但拙涩,主旨先就不一。”

国语辞典

拙涩[ zhuó sè ]

⒈  拙劣晦涩,不顺畅。

《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王智深传》:「少从陈郡谢超宗学属文。好饮酒,拙涩,乏风仪。」

分字解释


※ "拙涩"的意思解释、拙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倒认为,这斋名,布局奇崛,拙涩而随意,笔触凝重,有残缺之美,当是先生的精品、极品了。

2、当然,从他书写的作品中我们也会约略感受到,部分墨章渗透着些许苍劲拙涩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