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ōng lòu
注音ㄩㄥ ㄌㄡˋ
⒈ 平庸浅陋。
例人品庸陋。
英mediocre and meager;
⒈ 平庸浅陋。有时用作谦词。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序》:“余以庸陋,沉抑婆娑;用不合时,行舛於世。”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源 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
宋 王安石 《谢知州启》:“顾庸陋之无堪,辱庇存之尤厚。”
王国维 《人间词话删稿》四六:“竹垞 以降之论词者,大似 沉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1、王源虽人品庸陋,但是家世显赫。
2、先生所言,足开茅塞,但愿不弃庸陋,出山相助,俾备得随时领教。
3、若有,则即使在交通便利、信息畅达、眼界并不受到多少局限的今天,也还是会有夸饰乡土或贬低他乡的庸陋的乡曲之见。
4、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大臣自称“庸陋“、愚昧”,往往被看作是谦恭的美德,雍正却认为这是官员虚伪不实诿过卸责的空文。
5、海成既然经办此案,竟然没有看过原书,草率地赁借庸陋幕僚的意见,就上报上。
6、凤九那一句破命格想是有些刺激司命星君。正譬如你不能对着登科的状元说他胸无点墨,亦譬如你不能当着青楼的花魁说她面貌庸陋。归根结底,一个人赖以吃饭的东西,是断断侮辱不得的。唐七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