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zhì

留滞


拼音liú zhì
注音ㄌ一ㄡˊ ㄓˋ

繁体留滯

留滞

词语解释

留滞[ liú zhì ]

⒈  亦作“留蹛”。

⒉  停留;羁留。

⒊  指扣留,强行留人。

⒋  搁置;阻塞。

⒌  指搁置之事。

⒍  屯积东西;积聚。

⒎  指身处困境。

⒏  指身处困境之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留蹛”。

⒉  停留;羁留。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 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唐 王建 《荆门行》:“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復白头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道光 丙申,余留滞 岭 外者,再閲岁矣。”
冰心 《六一姊》:“余妈 还舍不得走……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只得站起来谢了 六一姊,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

⒊  指扣留,强行留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

⒋  搁置;阻塞。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宋 司马光 《乞与诸位往来商量公事札子》:“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贵论议详尽,事无留滞。”
孙中山 《建国方略·国际共同开发实业计划》:“假使外国银行先遵正当之途……然后与政府订契约,则事顺易行,岂复有留滞之忧?”

⒌  指搁置之事。

《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基 ﹞后带 潁川郡,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⒍  屯积东西;积聚。

《史记·平準书》:“日者,大将军攻 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
司马贞 索隐:“留蹛无所食。墆(蹛)音迭,谓贮也。 韦昭 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滞’字,则墆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穀,则贫者无所食也。”
《后汉书·段熲传》:“匈奴 、种 羌,并擅其地,是为癕疽伏疾,留滞胁下,如不加诛,转就滋大。”

⒎  指身处困境。

《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王逸 注:“言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诗:“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宋 司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诗:“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驤。”

⒏  指身处困境之人。

《汉书·儒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
颜师古 注:“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义而为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

国语辞典

留滞[ liú zhì ]

⒈  停滞不前。也作「滞留」。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西游记·第一二回》:「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

分字解释


※ "留滞"的意思解释、留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2、邪毒蕴结,留滞不去、郁于少腹之下、缝间结毒而生横痃。

3、他感觉家累甚重,携眷随军困难重重,一动不如一静,写写小说也可勉强糊口,所以他最后决定留滞京华,没有内移。

4、偶听柯亭之竹篴,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张岱

5、潜鬓发之内,居眉睫之间,子野未曾闻,离硃所不见,沈沦东观,留滞南史,终无荐引,永同埋殡。

6、妇人若调摄不当,痰饮与瘀血留滞冲任、胞宫胞脉,可引发妇科杂病的发生。

7、某些清洁乳液灼烧著我的眼睛,必须再购买清洁剂,清除眼部的妆扮,不要将卸妆留滞在眼睛的部位。

8、若寒邪留滞经络、筋骨,则造成肌肉关节疼痛,引发寒痹。

9、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冰心

10、陛下中虚心痛,汗出肌麻,大便内结,小便红,大便带血,宿食留滞,烦懑虚寒相持。

11、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资产的留滞时间就会延长。

12、提出邪毒留滞、饮食内伤、情志劳倦为引发肺癌病的主要原因,不可忽视体质因素导致肺癌病的重要意义。

13、由于天气情况恶化,不少旅客都被留滞在机场里了。

14、, 偶听柯亭之竹篴,留滞人间;久虚石屋之烟霞,应超尘外。譬之孤天之鹤,尚眷旧枝;想彼弥空之云,亦归故岫。

15、至于其他树种之半变异模式建立方面,我们建议一个留滞宽度大小应含70对以上之数据,并且距离幅度或留滞宽个数应火于20。

16、肝气虚损,湿浊留滞、瘀血阻络为其主要病机.

17、由于天气情况恶化,不少旅客都被留滞在机场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