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ù xué
注音ㄙㄨˋ ㄒㄩㄝˊ
繁体宿學
⒈ 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
⒉ 学识渊博。
⒈ 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新唐书·吕才传》:“帝病阴阳家所传书多谬伪浅恶,世益拘畏,命 才 与宿学老师删落烦讹,掇可用者为五十三篇,合旧书四十七,凡百篇,詔颁天下。”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周公神道碑铭》:“帝选宿学,入侍讲幄,公矢其慤。”
⒉ 学识渊博。
引明 宋濂 《送会稽景德辉教授乡郡序》:“景君 将东还涖教事,词林编摩之英,成均宿学之士,藩附宾僚之贤,咸造文若诗荣之。”
⒈ 饱学之士。
引《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1、之乱、残唐五代、宋末、南宋末、明末、天下土崩瓦解,便会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杖履相随,从北方逃亡广东,其中不少是中原的豪门大族、宿学旧儒。
2、2015年1月19日晚放学,她如往常一样举着小红旗护送22名外宿学生过马路。
3、同时,由于外宿学生居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形成了学校管理上的“死角”,一旦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学校无从得知,延缓了救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