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í jué
注音ㄒ一ˊ ㄐㄩㄝˊ
繁体襲爵
⒈ 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⒈ 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
引《后汉书·桓帝纪》:“翼 卒,帝袭爵为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历法·居第吉凶》:“成梁 老病死牖下,长子 如松 战殁, 松 胄子名 世忠 当袭爵,而顽嚚无赖,貲产荡尽,遂无人肯保任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怡亲王 载垣,郑亲王 端华,皆於 咸丰 初年袭爵。”
1、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
2、萧景睿由于身世的原因,早就表明自己无袭爵之意,坚决将世子之位让给了谢弼。
3、他的爵位比扎那嘎尔迪高两阶,年纪比对方大,袭爵比对方早,旗主却轮不到他做,心中一直不满。
4、如果职事官被解免者,则追回田亩,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
5、这第二件事也跟荆州文家有关,当年楚桓王病逝,临终上表不让四子袭爵,朝廷依允了。
6、按照清代惯例,除了袭爵的子孙之外,其他子孙都另立门户,因此,奕劻年少时应该随同其父绵性在府外居住,并未真的享受过王府的大院生活。
7、原来靖难之变起事前,徐达已死,其嫡长子徐辉祖袭爵为魏国公,多次谏劝建文帝削藩,旨在压制朱棣,削其地、夺其财、弱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