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

词语解释
知人论世[ zhī rén lùn shì ]
⒈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赵岐注:“颂其诗……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谓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有关时代背景。
⒉ 泛指鉴别人物高下和议论世事得失。
引证解释
⒈ 谓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有关时代背景。
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赵岐 注:“颂其诗……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
清 王昶 《<湖海诗传>序》:“以诗证史,有裨於知人论世。”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形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
⒉ 泛指鉴别人物高下和议论世事得失。
引秦牧 《长河浪花集·巡堤者的眼睛》:“掌握这点道理,不但巡视堤防、检验产品、欣赏艺术等场合时常用得上,就是对于知人论世,恐怕也不无好处。”
国语辞典
知人论世[ zhī rén lùn shì ]
⒈ 语本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时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诗传序〉:「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后亦指评断人物的优劣和议论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马不鸣相诮,于知人论世之道,尤为疏谬。」
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分字解释
※ "知人论世"的意思解释、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褒善贬恶,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2、李煜词有半数写到“梦”,从“知人论世”出发,了解其生平思想便会理解这一特殊现象,并且可用弗洛伊德理论剖析之;
3、另外总结了蒋氏注释中体现的注重考据、“诗史互证”、“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注释思想。
4、如果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独特文化履历缺乏了解,在知人论世方面不能够下些深入发掘的功夫,仅仅从上文中预设的理论逻辑出发。
5、徐光启或许没有想到,他的品格与责任感,他对知识的渴求,对西方文化的正视,对世界不卑不亢的态度,竟改变了许多中国人论世知人的眼光。
6、他们三位杂文高手知人论世,较武论文, 褒善贬恶 ,臧否人物,一时间口碑载道。
7、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8、这种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方法,鲁迅先生相当重视这种研究方法。
9、从史学史的角度对这些近代史著述的特点作出总结,知人论世,可以窥见2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状况。
10、徐复观的学术方法坚持了知人论世,坚持了进化与动态的理念,坚持了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些虽说是治中国思想史的平常之道,但它是正确的,可贵的。
11、请大家知人论世,把意见讲充分,开好这个会。
12、本文首先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就文献所载吕忱生平之零星片断作了考证,大致推断了其主要活动时期。
13、忘了中间,就忘了多数,于知人论世处事宜乎哉?作者:司徒伟智netease。
14、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15、, 这是对知人论世原则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遵循,但从理论上发展了这个原则的是章学诚。
16、去往重庆市长寿区云集职业中学校的路途中,希瑞哥哥给彦兮和天冉讲了“论世知人”的故事。
17、第一章介绍了阮元的身世、背景,以备知人论世之用,并对其学术成就作了概述。
18、尽管长期以来文本研究很不理想,但在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中,文献研究作为知人论世之资也功不可没。
19、章学诚认识到各种非历史主义史学批评方法给史学带来的严重危害,强调认识史学必须运用正确方法,给史学批评注入了理性因素,形成了知人论世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0、古时学者多念念有词,常说这个经义,那个礼法,而往往缺乏一个客观的尺度和准确的分寸,如果学学钱氏知人论世的态度和办法,必有所收益。
相关词语
- cái zhì材知
- zhī qíng知情
- dí zhī迪知
- tàn zhī探知
- zhī qí yī , bù zhī qí èr知其一,不知其二
- zhī xīn zhī yì知心知意
- zhī zhāng zhī wēi知章知微
- gù zhī故知
- dōu zhī都知
- huí zhī回知
- huà zhī画知
- dé zhī得知
- zhī yīn知音
- guì zhī贵知
- yāo zhī祅知
- běn zhī本知
- zhī shū zhī lǐ知书知礼
- zhī tōng知通
- dá zhī达知
- zhī gé知阁
- gù rén故人
- bāng rén帮人
- bìng rén病人
- bǎi rén百人
- fán rén烦人
- àn rén闇人
- rén rén wèi wǒwǒ wéi rén rén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rén fú rén xīng人扶人兴
- chuán rén传人
- nián rén黏人
- rén bù rénguǐ bù guǐ人不人,鬼不鬼
- fàn rén犯人
- fàng rén放人
- ráng rén穣人
- 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恶人自有恶人磨
- guài rén怪人
- dòng rén动人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má rén麻人
- dá rén达人
- bàng lùn谤论
- bà lùn罢论
- zhí lùn执论
- cū lùn粗论
- fàn lùn泛论
- dǎng lùn党论
- lùn diǎn论点
- wú lùn无论
- shuō lùn説论
- guǐ lùn诡论
- lùn zhù论著
- guī lùn归论
- fàng lùn放论
- chà lùn差论
- lùn zhàn论战
- lùn jù论据
- fēng lùn风论
- lùn tí论题
- lùn wén论文
- zhàng lùn胀论
- ǒu shì偶世
- cháng shì长世
- dāng shì当世
- chāng shì昌世
- àn shì闇世
- bì shì毕世
- shì shì世事
- sān shì三世
- ǎn shì晻世
- gé shì隔世
- dù shì度世
- rù shì入世
- bìng shì并世
- mò shì末世
- bì shì弊世
- zài shì在世
- shì shì dài dài世世代代
- nán shì难世
- miàn shì面世
- xiàn shì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