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词语解释
麻黄[ má huáng ]
⒈ 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 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引《神农本草经》卷二:“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沙龙。”
⒉ 北宋 末 南宋 初两 浙 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引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其魁谓之魔王,为之佐者,谓之魔翁、魔母……俗误以魔为麻,谓其魁为麻黄,或云易魔王之称也。”
国语辞典
麻黄[ má huáng ]
⒈ 植物名。麻黄科麻黄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状似木贼,茎上有节,节上生叶,叶小如鳞片,夏日开花,茎可入药,含有麻黄素等生物碱。
分字解释
※ "麻黄"的意思解释、麻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结论此法可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去甲麻黄碱的对映异构体完全拆分。
2、若合并喷嚏、喉鸣等,可加用麻黄4克、防风10克、辛夷6克、柴胡6克、乌梅6克等治疗。
3、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4、目的:研究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对主动脉的作用.
5、宜用金沸草、杏仁、茯苓、前胡、陈皮、半夏、荆芥、麻黄、甘草,适量配置。
6、中医常用具有固表止汗功效的中药,如麻黄根、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等。
7、目的建立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8、取桂枝、紫苏叶各15克,伸筋草20克,麻黄、红花各8克,透骨草、鲜桑枝各30克。
9、走出机场,满目青翠,环岛公路两侧,木麻黄和榕树郁郁葱葱,车行其上,凉风阵阵。
10、桂枝、紫苏叶各15克,麻黄、红花各88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鲜桑枝各30克。
11、如果家中有滴鼻用的麻黄素药水,可在棉卷上滴几滴,使血管迅速收缩,加强止血效果。
12、麻黄与麻黄根:前者为麻黄科植物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后者即是其根部。
13、故范文甫开二十四克麻黄,让费父为子煎服。
14、洋地黄最初被净化了从狐狸手套一朵花,和麻黄精从沙漠灌木。
15、甘草、麻黄若与洋地黄、地高等强心西药合用,可诱发洋地黄中毒、引起心律失常。
16、麻黄者麻黄科植物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根却是其根部。
17、麻黄素一种白色,无味,粉状或结晶状碱,C10H15NO,从麻黄属植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
18、以HPLC法测定君药麻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作为成品定量控制的指标。
19、结果:索氏提取法提取和水提取麻黄碱含量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20、2004年,麻黄因其引起的16000多例不良反应事件,包括中风和死亡,而被禁止使用。
相关词语
- cǎo má草麻
- má yán麻筵
- má shéng麻绳
- má zuì麻醉
- dà má大麻
- mì mì má má密密麻麻
- hú hú má má胡胡麻麻
- luàn má má乱麻麻
- má wèn麻絻
- rè má má热麻麻
- dào má稻麻
- má mù麻木
- jī má积麻
- má jiàng麻将
- má xié麻鞋
- má zhōu麻粥
- má zhì麻制
- má tāo麻绦
- má huā麻花
- dāo má刀麻
- huáng quán黄泉
- huáng hǎi黄海
- cāng huáng仓黄
- jīn huáng金黄
- huáng jú黄菊
- huáng yùn黄晕
- bǎi huáng柏黄
- huáng cháo黄巢
- huáng guā黄瓜
- cāng huáng苍黄
- huáng jiā黄家
- cuì huáng翠黄
- huáng shā黄沙
- huáng yuè黄月
- dì huáng地黄
- huáng yún黄云
- fàn huáng贩黄
- huáng jiǔ黄酒
- huáng fēng黄蜂
- gǔ huáng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