倥偬

词语解释
倥偬[ kǒng zǒng ]
⒈ 见“倥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倥偬”。亦作“倥怱”。 困苦窘迫。
引《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於山陆。”
王逸 注:“倥傯,犹困苦也。”
《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傯。”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⒉ 事情纷繁迫促。
引《后汉书·卓茂传论》:“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⒊ 指匆忙。见“倥傯”。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贄(竇贄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麻衣,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国语辞典
倥偬[ kǒng zǒng ]
⒈ 事情纷繁迫促的样子。
引《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论曰》:「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⒉ 穷困窘迫。也作「悾憁」。
引《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于山陆。」
分字解释
※ "倥偬"的意思解释、倥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数千年的戎马倥偬中,我不知道路过铁星系多少次,但是联盟法律规定:不能对没有掌握超光速星际旅行技术的文明施加影响。
2、兹以军务倥偬,人事慌忙,不暇顾及此等尸骸,因此或丛寄之于庙宇,或推诿之于原野,鸟啄犬啮,血肉狼藉,头颅、足爪遍野皆是,有人心者诚不忍睹。
3、三位大人平日里案牍劳形,公务倥偬,浮生难得偷得半日闲。
4、将军自长城抗战以来,满怀爱国热情,戎马倥偬,率部在抗日战场上转战南北,屡建战功,成为国民党中坚决抗日的名将。
5、几年来,军务倥偬,席不暇暖,我总仿佛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的心也实在阴沉得很!
6、据史书介绍,他好学多思,不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治国时期,常亲自执笔起草重要文稿。
7、丘准光亮的秃头已然化为一摊血水,一把破损的铁伞静静躺在身下,仿佛在诉说这位杰出云师一生的倥偬。
8、王继坤只知道从自己记事开始,父亲王仙芝总是戎马倥偬,一直带着自己在外行军打仗。
9、林师长戎马倥偬之际有此雅兴,实属难得。
10、戎马倥偬的年代,这一方热土,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11、岁月倥偬,悠悠千载,在这华夏第一圣山、龙脉之祖的苍茫之地,衍生了不知多少亦真亦幻的神话传说。
12、不过,岁月倥偬,掌门依然雄健,老的却是我等啊!
13、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虫虱生于介胄,终于平定战乱。
14、戎马倥偬之中,他坚持天天写读书笔记。
15、忽然,远处传来一声琴音,紧接着倥偬琴声连绵而起,好似要为雪花的舞,配上人间的曲。
16、山峭猛鬼地狱火,巾帼,戎马倥偬战四方。
17、纵然他一生戎马倥偬,大仗小仗经历无数,所见过的生死别离、奇闻怪事不计其数,早将一颗心锻造得坚如磐石。
18、那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激昂,戎马倥偬的时代,那时候的时光啊,连空气中都像是飘荡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壮烈和激扬。
19、晚清重臣左宗棠,置身军旅,戎马倥偬,即便成为封疆大吏,仍然严格保持着勤俭朴实的家风。
20、时光倥偬,一百八十三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