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ōngzǒng

倥偬


拼音kōng zǒng
注音ㄎㄨㄥ ㄗㄨㄥˇ

繁体倥傯

倥偬

词语解释

倥偬[ kǒng zǒng ]

⒈  见“倥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倥偬”。亦作“倥怱”。 困苦窘迫。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於山陆。”
王逸 注:“倥傯,犹困苦也。”
《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傯。”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⒉  事情纷繁迫促。

《后汉书·卓茂传论》:“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⒊  指匆忙。见“倥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贄(竇贄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麻衣,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国语辞典

倥偬[ kǒng zǒng ]

⒈  事情纷繁迫促的样子。

《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论曰》:「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日。」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⒉  穷困窘迫。也作「悾憁」。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于山陆。」

分字解释


※ "倥偬"的意思解释、倥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个蒙胡子,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戎马倥偬,仍有此雅兴!

2、其实,凯撒在戎马倥偬之中,根本没时间舞文弄墨,如果不是为了要答复敌人,决不会提起笔来写作,只是他没有采用直接的答辩方式,而是委宛地用正面叙述事。

3、四人围月而坐,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直到酒水饮尽,月落江头,良辰美景,浮生倥偬,有缘萍聚,当浮一大白。

4、仗剑去故国,辞亲来远游,戎马倥偬的岁月里,格兰特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广阔而美丽,同时也见识了世界上美好、以及丑恶的事物……

5、白衣拂却身后尘埃千里,江山倥偬几曾称人意,触目惊心涂炭生灵,明月聆听谁的哭泣,萧萧易水般决绝的别离,珍重道别后再会无期,多少英豪埋骨于地,为有朝一日夜尽天明,剑出风流意断金,青锋飒沓如流星。少司命

6、巴根台戎马倥偬,见到兀良哈台的日子其实不多,要说不想念那是瞎扯。

7、戎马倥偬中,又将摇摇欲坠的大汉起死回生,充分展示了曹孟德治世之能臣的才华。

8、戎马倥偬的年代,这一方热土,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9、岁月倥偬,悠悠千载,在这华夏第一圣山、龙脉之祖的苍茫之地,衍生了不知多少亦真亦幻的神话传说。

10、萧萧落木叶倥偬,烽火笛声,四环山上诀别行。

11、山峭猛鬼地狱火,巾帼,戎马倥偬战四方。

12、曾国藩即使在戎马倥偬、军书傍午的战争期间,也仍然坚持写信记日记,他用这种方式来涵养静气,并且将这份静气传输给更多的亲友。

13、刘征毅重重一拍桌子,老爷子一生戎马倥偬,三十岁后就很少见到这样当面反驳他的人了。

14、将军自长城抗战以来,满怀爱国热情,戎马倥偬,率部在抗日战场上转战南北,屡建战功,成为国民党中坚决抗日的名将。

15、张郃应该算得上曹魏帐下的顶尖实力的武将之一了,可惜,张郃一声戎马倥偬,却被司马懿的愚蠢送了性命。

16、不过,岁月倥偬,掌门依然雄健,老的却是我等啊!

17、几年来,军务倥偬,席不暇暖,我总仿佛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的心也实在阴沉得很!

18、小茉莉欲假借蝶仙的能力,蝶仙又有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的幻真支援,不但可以保住目前白狼族的地域,而且还有继续拓展疆土的可能。

19、是呵,大人以国家社稷大业为己任,戎马倥偬,是应该回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

20、小茉莉欲假借蝶仙的能力,蝶仙又有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的幻真支援,不但可以保住目前白狼族的地域,而且还有继续拓展疆土的可能。[造 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