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

词语解释
放火[ fàng huǒ ]
⒈ 引火焚烧房屋等。
英set fire to;
⒉ 比喻煽动或发动骚乱事件。
英create disturbances;
引证解释
⒈ 引火焚烧。
引《周礼·夏官·罗氏》“蜡则作罗襦” 汉 郑玄 注:“《王制》曰:‘昆虫已蛰,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张罗,其遗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将至 吴,密勑左右,令入 閶门 放火以示威。”
《西游记》第十六回:“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禪堂放火哩。”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章:“那晚火烧山,有人看见他从山上跑下来,不知是不是他放火的。”
⒉ 放灯。参见“放灯”。
引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 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⒊ 比喻煽动或发动骚乱事件。
引毛泽东 《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反共是 日 汪 的主要目的……这样,他们就利用国民党内部的顽固派,到处放火。”
国语辞典
放火[ fàng huǒ ]
⒈ 引火焚烧。
引《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乱兵入殿,掠宫人什物,傕又徙御府金帛乘舆器服,而放火烧宫殿官府居人悉尽。」
《西游记·第一六回》:「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
近纵火
⒉ 放灯。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英语to set on fire, to commit arson, to create a disturbance
法语mettre le feu à, incendier, semer des troubles
分字解释
※ "放火"的意思解释、放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侵略军每到一地,杀人放火,**掳掠,无所不至。
2、正月十五的晚上,玉帝看到四处是火光,以为是士兵放火了,心里十分高兴。
3、其次,创业强调时机的选择,108好汉的做派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4、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实在令人愕然。
5、日军进占王京后,毁李氏王朝的宗庙社稷,掘坟墓,杀人放火,剽掠府库,无所不为。
6、你不会理解为什么14亿中国人在一夜间都成了“放火狂”。
7、依照男人的哲学,在性的问题上,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8、事实上,假如他们要对一个流浪汉放火,我就不会那么爱他们。
9、依照男人的哲学,在性的问题上,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10、中国封建社会往往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11、建立,健全部门安全,放火组织,领导部门安全工作。
12、2012年12月8日夜,何水元家中的柴屋被人放火,损失惨重。
13、哈哈,不错,这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山龟,还被我抓到,看来放火烧山,是冥冥中注定的。
14、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应当负刑事责任。
15、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16、那群豺狼成性的土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1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民谚
18、的翻译是:一个故事说阿基米德做一个灼烧的镜子放火到攻击西勒鸠斯的罗马船。
19、因迁怒于人,竟在路上做下了不少案子,杀人放火,夺财劫色,无恶不作。
20、无数人失业破产,他们开始逃离作坊和庄园,成了呼啸山林的绿林强盗,杀人放火、打家劫舍。
相关词语
- fàng huǒ放火
- fàng yǎn放眼
- chí fàng弛放
- fàng zhú放逐
- fàng shēng放生
- fàng gē放歌
- zhǎn fàng展放
- chì fàng斥放
- fàng zǒu放走
- fàng xué放学
- fàng pào放炮
- háo fàng豪放
- fàng màn放慢
- biǎn fàng贬放
- fàng guò放过
- chū fàng出放
- fàng xià放下
- fàng sòng放送
- fàng xīn放心
- bìn fàng摈放
- tāi huǒ胎火
- huǒ lú火炉
- zì huǒ自火
- huǒ huǒ火火
- huǒ xiàn火线
- huǒ chǎng火场
- pēn huǒ喷火
- zhǐ huǒ纸火
- lú huǒ炉火
- zuò huǒ作火
- nǎo huǒ恼火
- guǐ huǒ鬼火
- huǒ xīng火星
- huǒ yàn火焰
- huǒ pào火炮
- huǒ bào火暴
- míng huǒ明火
- huǒ shí火石
- měng huǒ猛火
- huǒ qì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