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wèi

泾渭


拼音jīng wèi
注音ㄐ一ㄥ ㄨㄟˋ

繁体涇渭

泾渭

词语解释

泾渭[ jīng wèi ]

⒈  指泾水和渭水。古人谓泾浊渭清(实为泾清渭浊),因常用“泾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

引证解释

⒈  指 泾水 和 渭水。

《诗·邶风·谷风》“涇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谷口,南带 涇 渭。”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涇 渭 扬浊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择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唐 杜甫 《骢马行》:“昼洗须腾 涇 渭 深,夕趋可刷 幽 并 夜。”

⒉  古人谓 泾 浊 渭 清(实为 泾 清 渭 浊),因常用“涇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

《晋书·外戚传·王濛》:“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 涇 渭 混流,亏清穆之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 涇 渭 一乱,莫之能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 涇 渭,皮里自具《春秋》。”
《新华月报》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 泾 渭。”

国语辞典

泾渭[ jīng wèi ]

⒈  泾水和渭水。泾水发源于六盘山,流经黄土区,挟带大量泥砂;渭水发源于秦岭,所经为崖壁陡峻的山谷,河水清澈。后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下不同。

《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泾渭同波,薰犹共器。」

分字解释


※ "泾渭"的意思解释、泾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倘若让这种泾渭不分、是非不明的颠倒现象普遍化、正常化,那谁还愿意挺身而出、大胆举报呢?谁还愿意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呢?谁还怕举报呢?

2、不远处的一街之隔,巢平新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高耸入云,整齐的街道边绿树葱葱,和这边的老城区泾渭自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管理者常常做出两个老生常谈且自相矛盾的假设:第一种假设是:善恶之间泾渭分明,而管理者的工作是把害群之马揪出去。

4、荷兰语(绿色)和法语(红色)社交网络是泾渭分明,之间只有一小撮在布鲁塞尔的用户群联系.

5、在学生心目中,哪个老师要求学生严格,哪个教师要求学生宽,是泾渭分明的。

6、即使是现在,美国政界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泾渭分明尽管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有机会来打破这个僵局。

7、技术和个人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区别只是安慰自己,真实的情况是,人类的行为支撑了所有。

8、企业家们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只是为壮大声势?随访企业家们的费用由国家买单?错!大国外交和经贸往来相得益彰,但政商关系泾渭分明。

9、科学家们想知道的是,伪装和拟态之间是否真的那么泾渭分明,因为假若有昆虫拟态成枯枝,不也是“融入”了环境,让其天敌“视而不见”吗?

10、天遣霞落,节物风光;天生天杀,弹指苍狗。粗糙的琵琶,别生一番豪情,响彻于南屏山顶。高低分明,清浊泾渭。带上这把琵琶的缘故无它,有恩报恩有仇断仇。周梦

11、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在表现手法上历来泾渭分明。

12、二元互斥表现于动词,即动词的及 物性和不及物性是泾渭分明的,决定动词根本属性的不是语义特征而是句法结 构。

13、现世人为的沟通,混淆黑白,使泾渭不再分明,但天道自有公论。

14、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山涛,泾渭不分,无法相提并论。

15、幽王贪婪成性,重用佞人,天灾不断,泾渭洛三川大震,百姓死伤无数,天怒人怨。

16、长元音与短元音泾渭分明,因为每一个短元音后都双写了辅音。

17、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泾渭分明,水准可说是近年来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18、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老板克里斯托弗·格拉夫说:“当你比较广告和公关时,这种对比并非泾渭分明。”

19、别看现在镇班子成员跟秦牧好像被楚河汉界般分得泾渭分明,但是一旦风声有变,他们马上就会变得如过河卒子一般冲向秦牧。

20、而事实上,这五个公司可没有那么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