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cān

常参


拼音cháng cān
注音ㄔㄤˊ ㄘㄢ

繁体常參

常参

词语解释

常参[ cháng cān ]

⒈  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称常参。

⒉  泛指定期入朝为常参。

⒊  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引证解释

⒈  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称常参。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唐 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羣臣,曰常参。”

⒉  泛指定期入朝为常参。后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宋 梅尧臣 《梦后寄欧阳永叔》诗:“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⒊  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分字解释


※ "常参"的意思解释、常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宋朝皇帝优待大臣,不想让大伙经历风雨,专门在皇宫外面东南角的广场上盖了一座“待漏院”,常参官来早了,可以先到待漏院里歇一会儿。

2、李开周专栏宋朝饭局宋朝有一种级别较高的京官,必须定期参加朝会,这种京官叫做“常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