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乡试年乡试年的意思
xiāngshìnián

乡试年


拼音xiāng shì nián
注音ㄒ一ㄤ ㄕˋ ㄋ一ㄢˊ

繁体鄉試年

乡试年

词语解释

乡试年[ xiāng shì nián ]

⒈  元、明、清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明清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称为“乡试年”。

引证解释

⒈  元、明、清 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 明 清 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称为“乡试年”。

《儒林外史》第三回:“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分字解释


※ "乡试年"的意思解释、乡试年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852年乡试中举人出仕,文才韬略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赏识。

2、刻印三年后,他的儿子宝俭,参加北方闱场癸酉年的乡试,考取举人。

3、1563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在朱士仁十六岁的时候,他通过了大明癸亥乙科京城秋闱乡试,获得了举人身份。

4、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

5、清初文学家侯方域入清参加顺治八年乡试问题,成为评价其气节人格的一个焦点。

6、1852年乡试中举人出仕,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