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ào

雨涝


拼音yǔ lào
注音ㄩˇ ㄌㄠˋ

繁体雨澇

雨涝

词语解释

雨涝[ yǔ lào ]

⒈  亦作“雨潦”。

⒉  因雨水过多而成涝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雨潦”。因雨水过多而成涝灾。

《宋书·五行志二》:“寿春 秋夏常雨潦。”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汾阳县 的气候特点是冬春风大、春夏干旱、秋季雨涝,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分字解释


※ "雨涝"的意思解释、雨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研究结果为制定苏州河沿岸排水系统改造方案,控制上海市区雨涝灾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2、从1996年起,南阳市降水气候特点呈连续干旱和持续雨涝的特点。

3、夏季风偏强(弱)年份,华北平原多发生雨涝(干旱)。

4、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本文对“BM”方法进行修改,并用修改后的“BM”方法进行省域范围的干旱、雨涝分区和分旬的客观定量分析。

6、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偏南、偏东),华北平原地区易发生严重雨涝(干旱)。

7、严重雨涝类型受上年旱涝类型影响较大。

8、为应对这样的雨涝,我们的城市投入巨资,建造了超大规模的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站,恨不得使每一滴雨水瞬间消失。

9、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处于明显正距平阶段 ,华北平原地区易分别发生严重干旱与雨涝

10、雨涝成灾,淹没盐田,原盐生产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