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


拼音kè jǐ
注音ㄎㄜˋ ㄐ一ˇ


克己

词语解释

克己[ kè jǐ ]

⒈  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克己奉公。

overcome one's own desires; deny self;

克己[ kè jǐ ]

⒈  旧时商店自称价钱公道,不多赚钱。

要价特别克己。

reasonable;

引证解释

⒈  谓克制私欲,严以律己。参见“克己復礼”。

《汉书·王嘉传》:“孝文皇帝 欲起露臺,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
唐 韩愈 《贺太阳不亏状》:“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诚发於中,灾销於上。”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他如此一想,早把从前作女儿时节的行径,全副丢开,却事事克己,步步虚心的作起人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真也使人敬仰 俄罗斯 民族的伟大,宽洪,克己,牺牲的精神。”

⒉  指要价低。

老舍 《四世同堂》二:“在他的职业上,他永远极尽心,而且要钱特别克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二:“张科长,你是内行,一看就晓得估价克己不克己,小号一向抱薄利多销主义的,对老区同志,尤其要克己。”
克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后汉书·陈寔传》:“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剋己反善。”
《北史·魏纪上》:“去春小旱,东作不茂,忧勤剋己,祈请灵祇。”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生还真可喜,剋己自惩创。”

国语辞典

克己[ kè jǐ ]

⒈  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

《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太宗仁圣宽厚,克己裕人,几至刑措。」

自制 便宜

⒉  节俭、俭省。

如:「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克己了大半辈子,都拿去捐资兴学。」

⒊  旧时称物价便宜、低廉为「克己」。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陶子尧道:『这个自然,价钱克己点。』」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现在学堂开的多了,所以敝学堂格外克己,以广招徕。」

德语Aberkennung (S)​

分字解释


※ "克己"的意思解释、克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肤品牌,假定有渠讲,您鸵审友映鳊分购,可以或许很克己的。

2、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於手,诚难能也。

3、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4、历史记载着人类的一切苦难、克己、忠诚和英勇的事迹。

5、我们学雷?,克己奉公,使社会和谐,你们当官的该怎么腐败还怎么腐败

6、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垂不朽顶天立地豁达大度兢兢业业。

7、每个同志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惩仇窒欲,克己奉公。

8、焦裕禄是个克己奉公的好干部。

9、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身为民乐在其中。

10、“我父亲一辈子兢兢业业、奉公克己,从未为自己谋一点私利。

11、为正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12、中村克己此前为东风与日产合资的东风有限首任总裁,深知中国市场,2008年上调法国雷诺总部。

13、克己奉公”好的精神不能丢!

14、清正廉洁以立德,克己自律以育德,正确行使权力以利行。

15、自己的努力与克己既然失败,大家的行为一定是有道理的。——老舍。

16、甘地体现了克己、禁欲和自我约束的美德。

17、他一贯为人民做好事,克己奉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18、, 应该提倡克己自制和乐天知足的习惯,教导人开扩仁爱的领域。

19、刘虞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德才兼备,是大汉有名的清官,也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

20、他们相信好的父母应该自我牺牲和克己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