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luò

京洛


拼音jīng luò
注音ㄐ一ㄥ ㄌㄨㄛˋ

京洛

词语解释

京洛[ jīng luò ]

⒈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

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capit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京雒”。

⒉  洛阳 的别称。因 东周、东汉 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徒习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制也。”

⒊  泛指国都。

唐 张说 《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 京洛 少光辉。”
清 方文 《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京雒 故人如借问,勿言 江 汉 有垂纶。”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国语辞典

京洛[ jīng luò ]

⒈  洛阳的别名。参见「洛阳」条。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

分字解释


※ "京洛"的意思解释、京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若拟游京洛,何妨结伴回?江岚,1968年出生,河南信阳市人。

2、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李益

3、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说的是洛阳的花,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说的却是洛阳的人。

4、受此影响,中原地区于公元10世纪中叶左右,在京洛、四川等地的画家之中,已然流行创作“十六罗汉”题材之绘画作品。

5、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的京洛三百余古刹之一,古有“天上竹林,地下慧林”之称谓。

6、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

7、这一晚,是京洛最终一次踏进琴海书寓的门槛。

8、以其俗好置牡丹,有京洛之遗风。

9、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11、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

12、浮舟相随:京洛雪浅,阡陌千灯,恍然一梦,长歌命中。少司命

13、未来,北京洛阳企业商会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支持和促进京洛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合作。

14、在译事之余,他还将日常重要的律仪教授给学徒,树立新范,学僧传习,遍于京洛,为人称叹。

15、这一晚,是京洛最初一次走进琴海书寓的门坎。

16、犹将席卷京洛,肆其蚁聚之徒;宰割黎元,纵其鲸吞之势。

17、北京洛阳企业商会的成立,必将为在京洛阳籍企业家联络同乡情谊、共叙故乡发展提供重要平台,也必将为京洛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搭建重要桥梁。

18、十年阔别晤清颜,京洛舟车任往还;宦海驰驱人易老,客途劳瘁鬓先斑。

19、正在车夫伛偻一迭声的鸣谢声中,京洛曾经冲进了琴海书寓的宅门。

20、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