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典

词语解释
令典[ lìng diǎn ]
⒈ 好的典章法度。
⒉ 泛指宪章法令。
⒊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⒋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引证解释
⒈ 好的典章法度。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
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
⒉ 泛指宪章法令。
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
⒊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引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举令典於宫闈,溢欢声於方夏。”
⒋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引汉 荀悦 《<汉纪>序》:“昔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於地。”
国语辞典
令典[ lìng diǎn ]
⒈ 好的典章法度。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
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并序〉:「择皇齐之令典,致声化于雍熙。」
⒉ 泛指法令。
引《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
唐·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刬之,壹出乎令典。」
分字解释
※ "令典"的意思解释、令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
2、孙叔敖当政以后,根据当时外患内扰,连年混乱,令典荒废,百业待兴的状况,把息兵安民,除患兴利,发展生产,致富国民,当作治国之策上书楚庄王.
3、伐罪吊人,前王高义,兴亡继绝,有国令典。
4、旌德纪功,前王令典;慎终追远,列代通规。
5、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6、高祖稽古,率由旧则,斟酌前王,择其令典,朝章国范,焕乎复振。
相关词语
- chū lìng出令
- líng yí líng sè令仪令色
- chán lìng缠令
- kòu líng寇令
- chì lìng赤令
- guān líng关令
- zhǐ lìng指令
- gū líng孤令
- jiè lìng藉令
- chūn lìng春令
- dāng lìng当令
- dīng líng丁令
- cháng lìng常令
- qiáng lìng强令
- jié lìng絜令
- jiǔ lìng酒令
- fēng líng风令
- pàn lìng判令
- èr líng贰令
- hè lìng喝令
- diǎn zhòng典重
- diǎn yì典艺
- chū diǎn出典
- cān diǎn参典
- diǎn yào典要
- àn diǎn案典
- diǎn zhèng典正
- diǎn zuò典坐
- diǎn yè典谒
- dà diǎn大典
- cháng diǎn常典
- qìng diǎn庆典
- diǎn wén典文
- diǎn tǒng典统
- ruì diǎn叡典
- diǎn tián典田
- diǎn yù典狱
- diǎn xué典学
- diǎn bó典博
- duì diǎn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