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ì shū
注音ㄇ一ˋ ㄕㄨ
⒈ 秘密的奏疏。
⒉ 秘密开列。
⒈ 秘密的奏疏。 宋 苏轼 《论隐公里克李斯郑小同王允之》:“郑小同 为 高贵乡公 侍中,常诣 司马师。
引师 有密疏,未屏也。如厠,还问 小同 :‘见吾疏乎?’”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密疏》:“近见实録,多载密疏,言不彰於朝听,事不显於当时。”
⒉ 秘密开列。
引《宋史·王旦传》:“每有差除,先密疏四三人姓名以请,所用者帝以笔点之。”
1、保密是密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2、与普通题奏本相比,密疏有快捷、不经内阁票拟、直达御前开拆、皇帝亲批、高度保密等特点。
3、关于明代密疏的研究,直接缘起于学术界对清代密折制度的认识。
4、结果I型胶原分布广泛,包裹大鼠心每一个心肌细胞,根据部位的不同,胶原网络的密疏程度有差异。
5、左右张伯超至所亲爱,多罪过,主帅常加呵责,伯超惧罪,谓休茂曰:“主帅密疏官罪过,欲以启闻,如此,恐无好。
6、地里的青稞长得七长八短、密疏不一:短处只长三、五寸,已经干枯,穗头小得象苍蝇的脑袋;长处也不足膝盖高,半绿不黄,还没有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