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chōng

王充


拼音wáng chōng
注音ㄨㄤˊ ㄔㄨㄥ

王充

词语解释

⒈  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治中等小官,后辞官专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超于万物之外的有意志的创造者,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以此抨击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和其他鬼神迷信。著作有《论衡》。

国语辞典

王充[ wáng chōng ]

⒈  人名。(西元 27~100?)​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博通百家之言,持自然之论,反对灾异之说。著有《论衡》八十五篇。

英语Wang Chong (27-97)​, rationalist and critical philosopher

德语Wang Chong, Philosoph (Eig, Pers, 27 - ca. 97)​

法语Wang Chong

分字解释


※ "王充"的意思解释、王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

2、王充推重文人鸿儒意在强调文章著述的实用功能,他甚至将论说著述的实用功能等同于政治上的功业。

3、“知识提纯的批判工作”,是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意蕴的思想性质与文化积淀。

4、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王充

5、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

6、但王充的理想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奋斗而实现,一生的郁郁不得志使他在晚年开始对“命”的深刻思考。

7、水广大则鱼众多。比喻本源宽广则事物丰盛。汉?王充?论衡?自纪:『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

8、一幢房子里最有用的是厕所。王充

9、王充从去虚存实出发,倡导耳目的感知、心意的思知、待问的学知。

10、司马相如、田畴、崔琰善击剑,王充朝夕习骑马射箭,经学名家辕固在兽圈中刃毙野猪等等。

11、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王充

12、东汉卓越的思想家王充所著《论衡》,包含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3、王符是两汉时期继王充之后,又一次对神学迷信进行全方位批判的无神论思想家。

14、当孩子们去玩乐时,王充却不去,而是努力学习,不断修养自身品德,后拜班彪为师。

15、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王充

16、在儒学神学化的大背景下,东南的学者并未随波逐流,王充著《论衡》予以尖锐批判,表现出理性主义精神。

17、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

18、王充这些独具特色的方法,成为他批判有神论的有力武器。

19、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王充闾散文创作的初始阶段。

20、他目光炯炯,须发飘飘,博览群籍,满腹经纶,用毕生心血熬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煌煌巨著,他是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