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āi qiàn
注音ㄗㄞ ㄑ一ㄢˋ
繁体災歉
⒈ 亦作“灾歉”。
⒉ 因灾害而歉收;灾荒。
⒈ 亦作“灾歉”。因灾害而歉收;灾荒。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小民﹞遇有灾歉,则坐待賑济,或相率逃亡。比户荒凉,滔滔皆是。”
1、本报讯(记者王珂)连日来,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地的农民,陆续领到了因灾歉减免的农业税款。
2、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农业税灾歉减免工作,确保减免政策在2005年春节前及时落实到受灾农户。
3、贷陕西葭州等三州县、直隶霸州等三十九州县灾歉籽种口粮仓谷。
4、(年终报道)今年全国农业税灾歉减免30亿元。
5、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复一年而荒废愈甚,遇有灾歉则坐待赈济,或相率逃亡,比户荒凉,滔滔皆是。
6、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安排好灾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国家安排的救济款、农业税灾歉减免资金真正落实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