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陈寅恪陈寅恪的意思
chényín

陈寅恪


拼音chén yín kè
注音ㄔㄣˊ 一ㄣˊ ㄎㄜˋ

陈寅恪

词语解释

⒈  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在欧美留学十余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民族史、古代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分字解释


※ "陈寅恪"的意思解释、陈寅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2、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

3、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学者陈寅恪(1890~1969)与四川学者林思进、李思纯、徐中舒、缪钺的交往十分重要,是不容忽视的。

4、百川归海,问题又归结到种族与文化的实质上来,这一观点是陈寅恪先生论述中国中古时期历史的一个重要支点。

5、陈寅恪说道教起源于滨海地区,因此李白写“日月照耀金银台”,全是海市蜃楼的景观,他的想象力、思维方式,跟王维没法分享。

6、徐志摩、陈寅恪、黄宾虹……一连串民国英豪的肖像,在他的淡墨笔下生辉。

7、关于汉语四声形成的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是由于“转读”佛经与古印度声明论之传入所致。

8、具体的说,像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梅贻锜等,都是典型在夙昔。

9、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陈寅恪

10、陈寅恪是一个学术巨人。

11、记得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提出疑问:“长生殿七夕私誓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

12、陈寅恪分析有唐一代崛兴的原因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13、从“对对子”所遭到的批评中,可看出陈寅恪所信守的文化保守主义理念在当时的尴尬地位,以及与社会潮流的距离。

14、1943年1月18日日记引陈寅恪为他的《小学金石论丛续稿》作的《序》中的话,他很感动,我们读了也很感动,觉出这是他们之间友谊的基础。

15、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寅恪

16、饶宗颐先生所秉持的万古不磨之意与中流自在之心,也有着与陈寅恪先生相类似的精神内涵。

17、1921年秋陈寅恪回到柏林大学,受业于东方学家、梵学大师海因里希·吕德斯。

18、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灵魂。陈寅恪

19、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20、刘硕伟介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寒族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