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发扬蹈厉发扬蹈厉的意思
yángdǎo

发扬蹈厉


拼音fā yáng dǎo lì
注音ㄈㄚ 一ㄤˊ ㄉㄠˇ ㄌ一ˋ

成语解释 发扬蹈厉

繁体發揚蹈厲
词性成语


发扬蹈厉

词语解释

发扬蹈厉[ fā yáng dǎo lì ]

⒈  亦作“发扬蹈励”。亦作“发扬踔厉”。

⒉  本指舞蹈时动作的威武。《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孔颖达疏:“言武乐之舞,发扬蹈厉象大公威武鹰扬之志也。”《史记·乐书》:“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张守节正义:“发,初也。扬,举袂也。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隋书·音乐志下》:“发扬蹈厉,威而不残也。”后用以形容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发扬蹈励”。亦作“发扬踔厉”。本指舞蹈时动作的威武。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 大(太)公 之志也。”
孔颖达 疏:“言武乐之舞,发扬蹈厉象 大公 威武鹰扬之志也。”
《史记·乐书》:“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张守节 正义:“发,初也。扬,举袂也。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
《隋书·音乐志下》:“发扬蹈厉,威而不残也。”
后用以形容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明 唐顺之 《寄赵浚谷》:“伊尹 将则将,相则相,浑然无跡可言;至若 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 老吕 不及 老伊 处也。”
清 黄遵宪 《西乡星歌》:“人不能容此嶔崎磊落之身,天尚与之发扬蹈厉之精神。”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国语辞典

发扬蹈厉[ fā yáng dào lì ]

⒈  意气风发,精神奋勇的样子。唐·张守节·正义:「发,初也。扬,举袂也。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唐·权德舆〈故上柱国咸宁郡王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序〉:「凡王师之所以克获都邑,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公必居其先偏,而当其勍剧。」也作「发扬踔厉」。

《史记·卷二四·乐书》:「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分字解释


※ "发扬蹈厉"的意思解释、发扬蹈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八八六十四人在宫廷里“朱干玉戚而舞,发扬蹈厉”,的确很气派,很壮观。

2、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文学”的发扬蹈厉,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达到团结胜利的目的。

3、今舞者发扬蹈厉、进退俯仰,既不足以称成功盛德,失其所向,而文舞容节尤无法度,则舞不象成也。

4、自是越来越精神奋兴,发扬蹈厉

5、鼓乐声中,运动员发扬蹈厉地走进了运动场地。

6、他谱写的这段交响乐,发扬蹈厉令人振奋.

7、但当临阵之际,那个音乐师,举起金铙,吹出一种发扬蹈厉的前进曲,希军闻之,热血沸腾,拼命前冲,卒将敌人打败。

8、马拉松战役发生于公元前四九○年。 当时波斯人在骄奢、劳役之下,颓堕委靡; 雅典人则在自由之中,发扬蹈厉

9、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月满冰轮,人约黄昏。

10、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发扬蹈厉,全心投入社会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