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客观


拼音kè guān
注音ㄎㄜˋ ㄍㄨㄢ

繁体客觀
词性形容词


客观

词语解释

客观[ kè guān ]

⒈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望他以完全客观的立场来对待这问题。

objective;

⒉  指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

他对人并不客观。

⒊  包含在对象中的,构成对象的,具有对象性的。

客观现实。

引证解释

⒈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二:“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但运用表面事物,也为客观条件所限制。”

⒉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我总得客观点嘛!’ 周仆 笑着说。‘我对你们两方面不偏不向。’”

国语辞典

客观[ kè guān ]

⒈  外观。表现在外的威仪风范。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九·李特雄寿势志》:「毋冉贱,雄妻任养为子,少攻学问,有客观。」

主观

⒉  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加上个人意见。

⒊  独立于意识或精神而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

分字解释


※ "客观"的意思解释、客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贺卡是客观而非个人感受的体现。

2、你最多能够将唯我论的思想放入客观真实的大范围下,但你无法将主观真实的观点放在客观真实的框架之下。

3、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枕头,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枕头的绝对高度、客观软硬度、接触压、接触面积的测试,分析了主观舒适感与客观物理指标的相关性。

4、由于个股容易受操纵,大盘的开盘更客观一些.

5、高考移民客观上带动了移入城市房价的提升。

6、究竟是误解还是客观评判,不宜遽下结论。

7、目的:确定条件采样法的客观门限。

8、客观的批评能使人受益,不那么客观的批评也未必真能伤害到你。

9、, 但是,当我们转移到人文和社会领域时,要做到“任其自流式的客观”或“麻木不仁式的客观”实在难而又难。

10、我们认为,应该加强主观条件方面的自主性,减少客观条件对自己的纠缠,俾使客观条件对我们的影响能够减轻到最低的程度。

11、工作应踏踏实实,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搞冒进。

12、客观的值得更难捉摸些。

13、逻辑定义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语用定义则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态。

14、评审过程应以客观进行。不应针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评阅者应提出清晰客观的举证以支持其论点。

15、我得做这件事,因为客观情况需要.

16、无论真象与假象,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在调查中都要搜集,如实地记录情况;下结论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唯上,不唯书,只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

17、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18、生育文化边界是客观存在的。

19、我看你们不该因为客观情况责备你们自己.

20、但是,当我们转移到人文和社会领域时,要做到“任其自流式的客观”或“麻木不仁式的客观”实在难而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