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膈

词语解释
胸膈[ xiōng gé ]
⒈ 亦作“胸鬲”。泛指胸腹。膈,膈膜。
⒉ 犹胸怀、胸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胸鬲”。泛指胸腹。膈,膈膜。
引《后汉书·律历志下》“晷景” 刘昭 注引《易纬》:“秋分,晷长七尺二寸四分。当至不至,草木復荣,多病温,悲心痛;未当至而至,多病胸鬲痛。”
明 高攀龙 《缪仲淳六十序》:“当是时, 兴甫 得异疾,勺水不下嗌,诸医望而走,一息未絶耳, 仲淳 为去其胸膈中滞如铁石如拳者二。”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焕之 仿佛觉得胸膈间舒畅了一点。”
⒉ 犹胸怀、胸臆。
引宋 苏舜钦 《过濠梁别王原叔》诗:“余生性阔疎,逢人出胸膈。”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霎时间患病神魂乱,算将来有两月之半,饭食不吃一碗,几时得胸膈暂宽?”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然 放翁 多自写胸膈,非因人因地曲折以赴,往往先得佳句而足成之。”
郭沫若 《题<此身篇>》:“右係寄赠 立群 之作,成於北上舟中,见者谓颇别致,在余则仅抒写胸膈,所谓鄙直如偶语耳。”
分字解释
※ "胸膈"的意思解释、胸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宽利胸膈,不拘时候。
2、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3、得此类病的患者多是久病入络、经络不通、气滞血瘀,容易出现胸膈胀闷、咽痒咳嗽、喉有痰鸣、喘咳不能平卧等。
4、常与海藻同用,如昆布丸,即以本品与海藻、海蛤壳等配伍,治瘿气、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
5、专治酒不散、胸膈滞闷、呕吐酸水。
6、目的建立经胸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动物模型。
7、此外,姜半夏可明显缓解呕吐症状,对治湿痰冷饮、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有帮助。
8、用于饮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相关词语
- xiōng bì胸痹
- pān xiōng攀胸
- xiōng lǐ胸里
- xiōng gé胸鬲
- shù xiōng束胸
- xiù xiōng绣胸
- xiōng zhào胸罩
- chuí xiōng捶胸
- xiōng cì胸次
- chěng xiōng逞胸
- jīn xiōng襟胸
- xiōng qí胸鳍
- sū xiōng酥胸
- xiōng huā胸花
- xiōng tòng胸痛
- xiōng wéi胸围
- xiōng bèi胸背
- xué xiōng穴胸
- xiōng ròu胸肉
- xiōng zhēn胸针
- gé yì膈臆
- gé yán膈言
- héng gé mó横膈膜
- gǔ gé蛊膈
- gé yìng rén膈应人
- tōng gé tāng通膈汤
- gé yē膈噎
- gé zhī wō膈肢窝
- gé mó膈膜
- bǎo gé饱膈
- gé zhī wā膈肢洼
- zhōng gé中膈
- yē gé噎膈
- gé zhī膈肢
- fǔ gé拊膈
- fèi gé肺膈
- gé yìng膈应
- wǔ gé五膈
- yù gé郁膈
- gān gé肝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