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书体


拼音shū tǐ
注音ㄕㄨ ㄊ一ˇ

繁体書體

书体

词语解释

书体[ shū tǐ ]

⒈  字体。

⒉  文体。

引证解释

⒈  字体。

《晋书·卫恒传》:“杜氏 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清 金农 《过北碕精舍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六国之时,文字异形, 斯 乃立意,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画一书体。”

⒉  文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前日邂逅 娄妃,偶论书体,见他词翰精妙,遂为文字之交。”

国语辞典

书体[ shū tǐ ]

⒈  字体的笔画间架。也作「字体」。

《晋书·卷三六·卫瓘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⒉  文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分字解释


※ "书体"的意思解释、书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著《四体书势》,论述草、章草、隶、散隶四种书体的演变,并保存了一些书法史料。

2、亭柱前联为隶书体,文曰“北极位尊恩媲万家生佛,南闽地迥灵钟五里长亭”,后联为行书体,文曰“宝剑烛天降龙伏虎,福星当路凤翥鸾翔”。

3、故习楷书非习楷书也,实习楷书之演进史也,习楷书之演进史,实习汉晋书体之演进史也。

4、网友韩东言分析称,有些字的手写体是书体的变化而非简繁体的问题,比如“张”字。

5、书法方面有真、草、隶、篆、行多种书体,各俱丰彩,令人赞叹不已.

6、而书体的发生又是书风持续衍变的必然结果。

7、“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艺术上他情愿做“青藤门下牛马走”;书体是。

8、展览汇集了山西省美术家、书法家的优秀作品299件,其中,水墨、油画、版画、漆画等作品169件,以及真草隶篆各书体的书法作品130件。

9、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体例,起源于“三礼”。

10、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人们把这种字体称为“楷书”,表明它是可以被当作楷模学习、运用的书体

11、在横额上雕有书体不同的寿字百个,其结构形制和装饰雕刻基本上与百狮坊相类似。

12、此次展示李啸信笺小字数十帧,书体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均为今年所作。

13、一枝普通毛笔的“身高”约有6寸,这种构造正是为了适合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的书写需要。

14、此外草书作品的创作,相对于其它书体而言,属于炽情创作,行笔速度较快。

15、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的主要阶段。

16、就中以6种书体、小儿拳头大小的字写成,特别是“目录”是用仿宋体写的,就如同印刷的一般。

17、着眼于其内部语言运用的差异性,它有语文辞书体和专科辞书体之分。

18、实际情况很可能像别的书体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靠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只是整理工作。

19、周代,除了金文以外,还有一些刻在其他材料上的书体.

20、西周青铜器铭文是中国金文书法中洋洋大观能够统领一代的金文书体,是研习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