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金

词语解释
厘金[ lí jīn ]
⒈ 即厘税。参见:厘金。
引证解释
⒈ 即厘税。
引郭沫若 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
1. 即厘捐。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
章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 中国 釐金作抵。”
⒉ 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参见“釐捐”。
引陶尔夫 《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
分字解释
※ "厘金"的意思解释、厘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厘金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
2、厘金是清后期产生的一种内地商业税。
3、芜湖米市的盛衰,与厘金制度的设废有着密切的关联。
4、厘金是清朝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而抽徵的工商附加捐费。
5、11天后,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条约,规定清廷借款1000万英镑,年息5厘,以四省厘金520万两为抵押,修建粤汉铁路,规定“铁路3年完成,贷款40年还清”。
6、厘金为害之烈成为近代最大的祸患之一。
7、后者则论述了厘金抑制国内商品出口及利于外国商品输入的作用。
8、财政收入研究侧重于外债、关税与厘金,而对外赔款仍是财政支出研究的热点。
9、他公开为欠租的佃农叫苦,公开为被追收厘金的纺织机匠叫屈,他拼着老命为吴县西山四千八百万亩附征田加征全额税赋之事对上抗争。
10、方今圣明在上,固已 兴利除弊 ,泽溥苍生,矧兹理财之要图,可不速加整顿以纾吾民之积困乎?子潜氏日:厘金之弊罄竹难书。
11、1902年初,因市面制钱缺少,不敷周转,由江西布政局饬江西厘金局筹拨资本银80万两,在南昌成立江西官钱局。
12、但也大大激发了厘金局收税的冲动,于是出现短到十余里就设卡收税的情况,由于有“比较”,各局员竞争性收税,结果导致严重苛敛。
13、厘金是清朝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而抽征的工商附加捐费.
14、方今圣明在上,固已兴利除弊,泽溥苍生,矧兹理财之要图,可不速加整顿以纾吾民之积困乎?子潜氏日:厘金之弊罄竹难书。
15、他原想在账目上找岔子,安个“贪赃枉法”的罪名,名正言顺夺回厘金局,无奈李准账目滴水不漏。
16、基本思路:首先研究厘金制度起源,即从晚清财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厘金制度被采行的缘由和被推广的原因。
17、厘金是清后期产生的一种内地商业税.
18、比他小两岁的弟弟荣德生在14岁时到上海通顺钱庄当学徒,3年学徒生涯练就了一把铁算盘,一手好书法,满师后跟随父亲到广东三河县河口厘金局任账房。
19、本文是国内关于厘金制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
相关词语
- qióng lí茕厘
- lí dìng厘订
- lí gǎi厘改
- lí zhěng厘整
- ān lí wáng安厘王
- zhěng lí整厘
- lí sì厘祀
- lí mǐ厘米
- lí tī厘剔
- lí háo厘豪
- lí lǐ厘理
- pī lí丕厘
- lí rán厘然
- lí jīn jú厘金局
- lí jié厘睫
- jì lí季厘
- cūn lí皴厘
- bù chā háo lí不差毫厘
- lí háo厘毫
- háo lí豪厘
- jīn dé金德
- diāo jīn雕金
- jīn sī金丝
- xùn jīn噀金
- xiàn jīn现金
- nián jīn年金
- jīn huā金花
- chún jīn纯金
- chǎo jīn炒金
- chuī jīn吹金
- fù jīn赋金
- shuì jīn税金
- chèn jīn衬金
- chǔ jīn楚金
- jīn kuàng金矿
- jīn bì金币
- fú jīn浮金
- bái jīn白金
- pìn jīn聘金
- zhōng jīn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