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tuó

沙陀


拼音shā tuó
注音ㄕㄚ ㄊㄨㄛˊ

沙陀

词语解释

沙陀[ shā tuó ]

⒈  我国古代部族名。西突厥别部,即沙陀突厥。唐贞观间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南,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以为名。五代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⒉  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部族名。 西突厥 别部,即 沙陀突厥。唐 贞观 间居 金莎山 (今 尼赤金山 )之南, 蒲类海 (今 新疆 巴里坤湖 )之东。其境内有大碛(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因以为名。 五代 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 均为 沙陀 人。

唐 元稹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之二:“始服 沙陀 虏,方吞 逻逤 戎。”
《新唐书·沙陀传》:“沙陀,西突厥 别部 处月 种也。”

⒉  借指北方胡人、胡兵。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曲:“建旌旗五百 沙陀,送琵琶三两宫娥。”

国语辞典

沙陀[ shā tuó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处月为突厥语「沙碛」之义。居金娑山(在今新疆省镇西县东北)​之南,蒲类海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唐太宗时,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屡受唐封,并赐姓李。如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勗、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

⒉  复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辅国等。

分字解释


※ "沙陀"的意思解释、沙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是他们打猎或抢掠时惯用的阵法,早已操练纯熟,眼看着猎物们在包围圈里无路可退的样子,沙陀人人人脸上露出了狞笑。

2、沙陀龙正在屈肘托腮、低头闭目地思索刚才之事,忽见李超到来,顿时怒目圆睁,大发雷霆:“唗!李超!你还有何连忙前来见朕?”。

3、在这个沙陀郎能披金龙服,青雀子可登九五座的五代,段磊用事实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

4、乾隆年间,河岸边形成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得名沙陀头,讹音沙坡头。

5、朕以沙陀骁勇,重累战功,六州蕃、浑,沐浴王化。

6、真是邪了怪了,他就无遮无挡地站在那,沙陀神箭手的箭总是绕着他飞,而他的箭却总是能射穿敌人的身体。

7、艾布特挤出沙陀奶,沙陀奶粘稠且味道腥膻,但是饥饿的小柯德还是吃了的很香,这个人类的婴孩毫不为沙陀奶的膻味所苦恼,但是粘稠的沙陀奶却不能代替水。

8、北庭去回鹘犹近,回鹘诛求无厌,又有沙陀六千馀帐与北庭相依。

9、左手亮银枪,腰系无尘剑,跨下白龙马,一身玄盔亮甲,旷古未有的骁骑骑兵银枪队,绝世神兵,兵法阵战,大战唐朝大军、沙陀骑兵……。

10、本文对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察。

11、黄沙之中,一队人马不快不慢的朝前行进,一辆沙陀车压后。

12、十二月,季康与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钧,与沙陀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王师大败,钧中流矢而卒。